<%@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李宇嘉:解决“类住宅”关键在于土地市场化改革

0
分享至

(原标题:李宇嘉:解决“类住宅”关键在于土地市场化改革)

五一小长假之前,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强本市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要求办公用地不得建设公寓式办公,商业用地未经约定不得建设酒店式公寓等“类住宅”;土地出让合同要明确商办持有比例和年限,持有期内不得转让;经营性物业要明确长期持有的比例;社区或住宅配套商业要长期持有。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此前在3月份,北京和广州就曾发布打击“类住宅”的一揽子政策,从销售对象(仅限企业)、设计报建(限制最小分割单位)、暂停贷款、停止项目审批等几个死角,全面堵死“类住宅”的生存空间。

“类住宅”缘何泛滥,地方政府为何要果断出手呢?

首先,商业办公(有其城市外围)租或售,都存在资金回笼周期长、利润不高的问题,商办用地建“类住宅”,对开发商而言是利润最大化和尽快收回投资的选择。

其次,互联网冲击实体商业,大城市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贡献率超过70%),商办空间需求明显下降,商办项目很难招商,土地也很难卖个好价钱。

再次,住宅项目要配给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类设施还要独立供地。对于空间逼仄的北上广等大城市来说,住宅项目对政府和开发企业的压力较大。而“类住宅”项目不仅不需要配建公共设施,还享受住宅溢价。

最后,近年来一线城市人口涌入,住宅需求旺盛。房价“上台阶”,限购政策强化后,不限购和价格较低的“类住宅”就应运而生。2016年,北京和上海类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每平方米29770元和25700元,仅相当于同期商品住房均价的72%和56%。由此,“类住宅”火爆就不难理解。

尽管“类住宅”客观上有生存空间,也补充了住宅需求,但其最大的问题是违反了土地用途管制、城市分区规划,造成城市生活和生产功能混杂,人为降低用地效率,并导致“城市病”更加突出。目前,“类住宅”主要集中的城市外围,本来基本规划为商业办公的区域,却集中了大量居住人口,加重了配套压力。区域内小商小贩、私立学校医院散点式无序分布,从外围到中心区的各条道路和轨交、换乘站点拥挤不堪。另外,“类住宅”泛滥导致京沪等大城市人口和空间“紧约束”政策失效。

近年来,京沪等城市在人口、土地供应上,均采取“减量发展”的政策。但是,“类住宅”以其不限购、低价格优势,成为外来人口“扎根”京沪的选择,而人口增加也倒逼城市空间扩张。

出现“类住宅”乱象,其中一个直接原因是基于政绩的规划。基于区域形象和短期GDP及税收政绩考核的考量,城市各区都有出让商办用地、建设商业办公中心甚至CBD的激励,但外围商办招商困难、经营困难。笔者调研,京沪深城市外围区域,商办项目除一楼底商餐饮、儿童娱乐还算景气外,二楼及以上空置现象比较严重。

监管不严是另一个直接原因。住宅销售能更快地赚钱、更快回笼资金、配套压力更少,更易于让土地卖个好价钱,部分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开发商在规划报建和审批阶段便为今后切割改造留下方便之门,而批后用途监管大多形同虚设。

不过,“类住宅”乱象真正的根源还在于用地。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很快、人口迁入很快,工业和传统商办用地的单位空间产出效率下降,用地供应理应向现代服务业及需求更大的住宅倾斜。

目前,包括一线城市在内,我国大城市40%~50%的存量用地为工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不足20%,而国际大城市刚好相反。原则上,土地所有者要追求更高产出和更高地租回报,工商和传统商办用地就会被现代服务业、居住用地所替代。同时,土地用途周期(最少40年)一般大于产业周期。互联网冲击下,产业由盛转衰或被消灭的周期也缩短了,客观上存在着调整土地功能的需要。但在我国,用地功能转换并无这样的市场化倒逼机制。

对此,各地需要对用地功能进行调整,对于涉及区域规划的调整须经政府审批程序,召开听证会,重签土地出让合同并备案;另一方面,用地功能调整涉及企业转制,转作住宅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增加公共配套支出,但原用地主体很多是国企,转制困难、无力补缴地价,很多企业往往还希望“借地生财”,导致功能转换停滞。

于是,城市外围就批出了大量工商业用地,而原有工业、商办也难以盘活,导致住宅用地紧缩,也由于外围工商业“不经济”而导致“类住宅”泛滥。

因此,解决“类住宅”,一方面在于刚性的存量土地盘活机制,以地均产值、就业人口为刚性指标,建立划拨类工业用地和园区腾退红线,触及红线的工业用地和园区一律收回;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减少地方政府基于短期经济和业绩考虑的用地行为;最后,要加快推进制造业去产能,腾出无效占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退休旅行顺道看望了几位老同学,我发现:四十年的同学情也淡如水

退休旅行顺道看望了几位老同学,我发现:四十年的同学情也淡如水

蝉吟槐蕊
2025-09-19 12:58:32
24小时反转3次!西贝道歉后骂罗永浩,老罗放话:这次要砸个大的

24小时反转3次!西贝道歉后骂罗永浩,老罗放话:这次要砸个大的

影史侃谈
2025-09-20 07:31:51
今日笑话:等我发工资了

今日笑话:等我发工资了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9-19 15:27:14
中国又出黑马?4大钢铁技术问世,登顶成世界第一,美日求合作

中国又出黑马?4大钢铁技术问世,登顶成世界第一,美日求合作

顾史
2025-09-19 20:21:59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贵圈真乱
2025-09-08 10:32:06
初二时他跟同学吹牛说长大娶我,被我截在半路上,一句话也不敢说

初二时他跟同学吹牛说长大娶我,被我截在半路上,一句话也不敢说

马军情感故事
2024-07-28 11:00:03
国安与上港的比赛还没开踢,王牌飞翼就无缘出战,让球迷直言可惜

国安与上港的比赛还没开踢,王牌飞翼就无缘出战,让球迷直言可惜

懂个球
2025-09-19 23:28:09
新小区电梯因积水停运,高层业主无奈爬楼回家;物业:雨下太大了,正在恢复

新小区电梯因积水停运,高层业主无奈爬楼回家;物业:雨下太大了,正在恢复

大风新闻
2025-09-19 13:59:46
上海学校虾仁炒蛋发臭后续:紧急撤换、官方介入、供餐方老底被扒

上海学校虾仁炒蛋发臭后续:紧急撤换、官方介入、供餐方老底被扒

纪中百大事
2025-09-19 19:43:19
立陶宛发布重大消息,美国和泽连斯基无语!俄罗斯也快被气笑了

立陶宛发布重大消息,美国和泽连斯基无语!俄罗斯也快被气笑了

吃货的分享
2025-09-20 04:52:41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四象八卦
2025-09-16 04:58:16
5人受伤!东莞一公园发生卡式炉爆炸

5人受伤!东莞一公园发生卡式炉爆炸

深圳晚报
2025-09-18 22:22:43
217票赞成,212票反对,美众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全球都在抢iPhone 17,苹果市值飙升,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黄金拉升

217票赞成,212票反对,美众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全球都在抢iPhone 17,苹果市值飙升,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黄金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00:57:03
我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专家:三个因素驱动所致

我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专家:三个因素驱动所致

壹知眠羊
2025-08-23 07:20:55
女性过了这个年龄为什么容易长肉?专家提醒,想瘦下来不是少吃点那么简单

女性过了这个年龄为什么容易长肉?专家提醒,想瘦下来不是少吃点那么简单

上观新闻
2025-09-20 07:27:04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山河路口
2025-09-17 23:45:16
德国乱了,英国乱了,法国也乱了,美媒:欧洲正在走向全面失控

德国乱了,英国乱了,法国也乱了,美媒:欧洲正在走向全面失控

梁讯
2025-09-19 11:59:51
房价失守2.3万!第一省会,难了!

房价失守2.3万!第一省会,难了!

城市财经
2025-09-19 06:13:09
周冬雨抵达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穿白衬衣配碎钻半裙美得高级

周冬雨抵达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穿白衬衣配碎钻半裙美得高级

可乐谈情感
2025-09-19 16:00:09
基督教的“性力派”,有多开放?亚美尼亚基督教为何是千年异端?

基督教的“性力派”,有多开放?亚美尼亚基督教为何是千年异端?

柳絮忆史
2025-09-14 05:20:03
2025-09-20 08:19:00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手机要闻

iPhone 17系列拆解确认SIM与eSIM版本电池容量获得提升

亲子要闻

80后父母,被集体困在这3个育儿难题里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