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解决“类住宅”关键在于土地市场化改革

0
分享至

(原标题:解决“类住宅”关键在于土地市场化改革)

五一小长假之前,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强本市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要求办公用地不得建设公寓式办公,商业用地未经约定不得建设酒店式公寓等“类住宅”;土地出让合同要明确商办持有比例和年限,持有期内不得转让;经营性物业要明确长期持有的比例;社区或住宅配套商业要长期持有。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此前在3月份,北京和广州就曾发布打击“类住宅”的一揽子政策,从销售对象(仅限企业)、设计报建(限制最小分割单位)、暂停贷款、停止项目审批等几个死角,全面堵死“类住宅”的生存空间。

“类住宅”缘何泛滥,地方政府为何要果断出手呢?

首先,商业办公(有其城市外围)租或售,都存在资金回笼周期长、利润不高的问题,商办用地建“类住宅”,对开发商而言是利润最大化和尽快收回投资的选择。

其次,互联网冲击实体商业,大城市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贡献率超过70%),商办空间需求明显下降,商办项目很难招商,土地也很难卖个好价钱。

再次,住宅项目要配给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类设施还要独立供地。对于空间逼仄的北上广等大城市来说,住宅项目对政府和开发企业的压力较大。而“类住宅”项目不仅不需要配建公共设施,还享受住宅溢价。

最后,近年来一线城市人口涌入,住宅需求旺盛。房价“上台阶”,限购政策强化后,不限购和价格较低的“类住宅”就应运而生。2016年,北京和上海类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每平方米29770元和25700元,仅相当于同期商品住房均价的72%和56%。由此,“类住宅”火爆就不难理解。

尽管“类住宅”客观上有生存空间,也补充了住宅需求,但其最大的问题是违反了土地用途管制、城市分区规划,造成城市生活和生产功能混杂,人为降低用地效率,并导致“城市病”更加突出。目前,“类住宅”主要集中的城市外围,本来基本规划为商业办公的区域,却集中了大量居住人口,加重了配套压力。区域内小商小贩、私立学校医院散点式无序分布,从外围到中心区的各条道路和轨交、换乘站点拥挤不堪。另外,“类住宅”泛滥导致京沪等大城市人口和空间“紧约束”政策失效。

近年来,京沪等城市在人口、土地供应上,均采取“减量发展”的政策。但是,“类住宅”以其不限购、低价格优势,成为外来人口“扎根”京沪的选择,而人口增加也倒逼城市空间扩张。

出现“类住宅”乱象,其中一个直接原因是基于政绩的规划。基于区域形象和短期GDP及税收政绩考核的考量,城市各区都有出让商办用地、建设商业办公中心甚至CBD的激励,但外围商办招商困难、经营困难。笔者调研,京沪深城市外围区域,商办项目除一楼底商餐饮、儿童娱乐还算景气外,二楼及以上空置现象比较严重。

监管不严是另一个直接原因。住宅销售能更快地赚钱、更快回笼资金、配套压力更少,更易于让土地卖个好价钱,部分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开发商在规划报建和审批阶段便为今后切割改造留下方便之门,而批后用途监管大多形同虚设。

不过,“类住宅”乱象真正的根源还在于用地。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很快、人口迁入很快,工业和传统商办用地的单位空间产出效率下降,用地供应理应向现代服务业及需求更大的住宅倾斜。

目前,包括一线城市在内,我国大城市40%~50%的存量用地为工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不足20%,而国际大城市刚好相反。原则上,土地所有者要追求更高产出和更高地租回报,工商和传统商办用地就会被现代服务业、居住用地所替代。同时,土地用途周期(最少40年)一般大于产业周期。互联网冲击下,产业由盛转衰或被消灭的周期也缩短了,客观上存在着调整土地功能的需要。但在我国,用地功能转换并无这样的市场化倒逼机制。

对此,各地需要对用地功能进行调整,对于涉及区域规划的调整须经政府审批程序,召开听证会,重签土地出让合同并备案;另一方面,用地功能调整涉及企业转制,转作住宅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增加公共配套支出,但原用地主体很多是国企,转制困难、无力补缴地价,很多企业往往还希望“借地生财”,导致功能转换停滞。

于是,城市外围就批出了大量工商业用地,而原有工业、商办也难以盘活,导致住宅用地紧缩,也由于外围工商业“不经济”而导致“类住宅”泛滥。

因此,解决“类住宅”,一方面在于刚性的存量土地盘活机制,以地均产值、就业人口为刚性指标,建立划拨类工业用地和园区腾退红线,触及红线的工业用地和园区一律收回;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减少地方政府基于短期经济和业绩考虑的用地行为;最后,要加快推进制造业去产能,腾出无效占地。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3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苹果无法用华为充电器,苹果客服:充不上电因不支持PD协议

苹果无法用华为充电器,苹果客服:充不上电因不支持PD协议

澎湃新闻
2023-09-25 21:34:32
退休后惨痛教训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再有钱有闲,也别请客吃饭

退休后惨痛教训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再有钱有闲,也别请客吃饭

蝉吟槐蕊
2023-09-25 21:54:11
黄芊芊夺得杭州亚运会击剑女子个人花剑金牌

黄芊芊夺得杭州亚运会击剑女子个人花剑金牌

界面新闻
2023-09-25 20:44:41
刘亦菲疑不穿内衣引热议,腿粗胯宽似大妈,网友:还我神仙姐姐

刘亦菲疑不穿内衣引热议,腿粗胯宽似大妈,网友:还我神仙姐姐

靓宁唠唠嗑
2023-09-24 07:05:23
不雅聊天记录2:华电某院长晒器官骚扰女生,致女教师怀孕后抑郁

不雅聊天记录2:华电某院长晒器官骚扰女生,致女教师怀孕后抑郁

沸点100
2023-09-21 23:22:58
重磅! 中美达成共识, 全球经济迎来前所未有复苏!

重磅! 中美达成共识, 全球经济迎来前所未有复苏!

李方说生活
2023-09-25 17:31:01
朱玲玲担忧郭晶晶再生,因其基因强大,孩子可能不好看会更像她!

朱玲玲担忧郭晶晶再生,因其基因强大,孩子可能不好看会更像她!

Lu路先森
2023-09-22 16:46:51
台湾女主持从大陆回去后,在节目咆哮:你知道真实的大陆吗?

台湾女主持从大陆回去后,在节目咆哮:你知道真实的大陆吗?

帝都观日记
2023-09-11 14:30:22
历史经验告诉乌克兰,俄军的下一场失利,可能是一溃千里的大败

历史经验告诉乌克兰,俄军的下一场失利,可能是一溃千里的大败

小豆动画屋
2023-09-03 20:00:46
又一名锡克教领袖身亡,莫迪下手狠辣,“五眼联盟”救不了特鲁多

又一名锡克教领袖身亡,莫迪下手狠辣,“五眼联盟”救不了特鲁多

3号观察室
2023-09-25 12:37:02
来说说你运气好的时候捡过什么漏

来说说你运气好的时候捡过什么漏

据说说娱乐
2023-07-30 00:54:53
朱雨辰绝望写下遗书!44岁深陷“病态母子情”,至今无人敢嫁

朱雨辰绝望写下遗书!44岁深陷“病态母子情”,至今无人敢嫁

知了娱乐
2023-09-23 22:13:32
1-0!亚运男足戏剧性一战,日本U23跪着进攻,两队各被罚下一人

1-0!亚运男足戏剧性一战,日本U23跪着进攻,两队各被罚下一人

铲屎官已上任
2023-09-26 03:27:46
贝弗利:2K里你放某个球员投现实中你也可以放他投 2K不会骗你

贝弗利:2K里你放某个球员投现实中你也可以放他投 2K不会骗你

直播吧
2023-09-25 23:01:05
误解韦东奕了!学生发视频回应:互动性很强,博士生听不懂也解释

误解韦东奕了!学生发视频回应:互动性很强,博士生听不懂也解释

停哥二院
2023-09-26 03:59:43
著名演员谷智鑫:34岁被马踩成废人,孕妻8年一把屎一把尿伺候

著名演员谷智鑫:34岁被马踩成废人,孕妻8年一把屎一把尿伺候

星级跳舞机
2023-09-19 07:30:31
冯小刚病情恶化卧病在床,身价20亿却放弃治疗,徐帆含泪说出实情

冯小刚病情恶化卧病在床,身价20亿却放弃治疗,徐帆含泪说出实情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09-24 19:53:47
许家印被抓了?恒大没辟谣,许家印没辟谣!

许家印被抓了?恒大没辟谣,许家印没辟谣!

李万卿
2023-09-23 16:10:08
美公开赛决赛:梅西大显神威,国际迈阿密连击休斯顿迪纳摩

美公开赛决赛:梅西大显神威,国际迈阿密连击休斯顿迪纳摩

看懂帝国
2023-09-26 01:25:10
佟丽娅董璇亮相《前任4》首映礼,相差3岁差距大,被嘲像母女!

佟丽娅董璇亮相《前任4》首映礼,相差3岁差距大,被嘲像母女!

缘木不求娱
2023-09-26 09:43:15
2023-09-26 13:54:44

海南房产

今天正式降房贷,如何申请?一文解析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李在明将在看守所等待拘捕审查结果 审查时长或创纪录

头条要闻

李在明将在看守所等待拘捕审查结果 审查时长或创纪录

财经要闻

华为发布会迷局:Mate 60去哪了?

体育要闻

男篮亚运史:这一次,换谁来顶上?

娱乐要闻

41岁孙艺珍近照释出 皮肤细腻引艳羡

科技要闻

泪目,没有手机的华为发布会,依然遥遥领先

汽车要闻

售16.58万 哈弗二代大狗PHEV 105km潮电版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任正非:不好好学外语,农民子弟如何翻身?评论区“听不得实话”

亲子要闻

生娃后肚子大,屁股塌?千万别着急瘦身,这件事一定要做好!

艺术要闻

现场|雨中“共栖”,徐汇滨江再迎城市空间艺术季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军事要闻

俄黑海舰队总部坍塌建筑被爆炸拆除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