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黄文政、梁建章: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中缺什么?

0
分享至

(原标题: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中缺什么?)

黄文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约研究员)

梁建章(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

9月9日联讯证券发布的《人才争夺战的背后:下一批大城市将崛起》,对各地的“抢人大战”做了总结梳理,一度引发了市场热议。其实自2016年底以来,二线城市上演“抢人大战”;至少有14个省会城市放宽落户条件甚至提供补贴以吸引大学毕业生,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到了今年,这种城市“抢人”大战更加激烈。今年年初,武汉市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5月,西安宣布在未来五年,需要留住百万名大学生;6月,长沙颁布“人才新政22条”,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百亿元以上招贤纳士;8月底武汉又加码推出了大学生来汉可八折买房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落户优惠政策。更多二线城市对本科毕业生落户设定零门槛,并在购房、就业和创业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宏观看,这一“抢人大战”有两大背景。

一是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年轻人口面临急剧萎缩。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80后、90后、00后的人口分别是2.19亿、1.88亿、1.47亿,三十年间萎缩了33%。特别是,从2015到2025年十年间,21到25岁的年轻人口将萎缩36%。可预见的是,年轻人口将越来越稀缺,“抢人大战”有望愈演愈烈。目前开始抢人可赢得先机,等到其他城市回过味来时再想抢人,为时已晚。

二是中国经济增速滑落。中国经济增长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再恢复高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面临升级的中国经济越来越需要靠创新来驱动,而大城市集聚效应则是创新的重要引擎。更多人口,尤其是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口,以及各种企业聚集在一起,会创造更多机会,激发旺盛的创造力。

参与“抢人大战”的城市,已经认识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正如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口的争夺战。” 这一表述突出反映了中国社会人口观念的变化;长期被视为发展负担的人口,已越来越被认为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然而,“抢人”政策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1)目前各地抢人的出发点,依然是把人视为发展的手段。其实,人与其说是手段,不如说是目的。 也只有真正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才是可持续并且最有效率的。在此意义下,比起降低落户门槛,提供落户补贴更重要的是提升基础教育、医疗和其他公共服务,让年轻人不仅能在当地就业、创业,也能够在当地休养生息,结婚、育子乃至抚养老人。特别是,目前短期内大量年轻人落户,将在几年后带来当地的出生高峰并形成入托和上学压力。应对这些压力需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和建设相关的医疗、托儿和教育设施。如果只吸引年轻人,却不能把他们的生活成本维持在可承受的水平,这些年轻人迟早也会流失。

(2)目前抢人的城市大都只将目光放在年轻大学生身上,但城市不仅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需要教育水平较低的人。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餐饮、保洁、安保、快递等服务业的支撑。技能要求不同, 不意味着职业有贵贱之分;市场需求才是决定劳动技能价值的标准。目前蓝领工作薪资上涨更快,说明城市更缺乏蓝领工作者。此外,农村人口移居到大城市,能大幅缩小贫富差距。城市公共政策应该着眼于为低技能劳动者的下一代提供教育等方面的公平机会,让其充分融入城市,成为适应大城市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和内需的创造者。

(3)由于二线城市“抢人”,一线城市部分人口转移到二线城市,给中国整体带来的可能的机会损失难以估量。长期以来中国最好的大学、科研机构、很多创新企业以及无数有才能和雄心的人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成功的将中国13亿人口的规模优势转化聚集优势,这是一线城市过去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二线城市崛起,未来一线城市竞争中的优势将不断弱化,其宝贵的集聚效应对创新经济的贡献或将打折扣。其实,从世界比较来看,中国一线城市的都市圈还有发展的空间。

(4)目前各地抢的主要是“人才”。但我们认为,比“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人口”。姑且不说让更多的人有更高的收入,过上更体面的生活本来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即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人口不仅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消费需求,也是人才的基础。相同教育和竞争条件下,人口越多,人才规模也越大,其中最优秀的人才也更优秀。只注重人才,而不看重人口是一种只顾收割,不管耕耘的短视的思维方式。目前各地“抢人”本质上是人口流入地在占人口流出地的便宜。扣除人口流动带来的集聚效应,这对全国来说其实是一场零和游戏,因此,远比“抢人”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鼓励“生人”。

人口是国家之本,而人们顺其意愿的自然流动,不仅提升整体幸福感,也增强活力,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长远来看,中国不排除鼓励生育的可能,并逐步取消阻碍人口迁徙的户籍限制。在这个方向上,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依然远远不够。吸引年轻大学生落户可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能会立竿见影,而鼓励生育虽然在宏观和长期视角来看更为重要,但在局域和短期来看却可能吃力不讨好。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制定长效的全国性政策,促使各地不仅在吸引人口上,也在促进生育方面展开竞争。尽管中国面临生育率下降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相关一系列问题,二线城市上演“抢人大战”这样的竞争,在宏观大背景下,透出了走出低生育率困境的一线生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杨议灵堂晕倒后,梦真曝杨少华去世“真相”!给了他“致命一击”

杨议灵堂晕倒后,梦真曝杨少华去世“真相”!给了他“致命一击”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11 22:47:47
克林根评价杨瀚森:非常棒的首秀,在场上极具影响力

克林根评价杨瀚森:非常棒的首秀,在场上极具影响力

懂球帝
2025-07-12 14:35:04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7-06 08:40:39
建国后粟裕为何仕途不顺?陈赓:没办法,不受欢迎的2种人他都占

建国后粟裕为何仕途不顺?陈赓:没办法,不受欢迎的2种人他都占

南书房
2025-04-12 23:50:03
下一个怀斯曼?奇才榜眼夏联令人失望,毫无成长只因天赋太好

下一个怀斯曼?奇才榜眼夏联令人失望,毫无成长只因天赋太好

拾叁懂球
2025-07-12 21:07:24
避孕套销售额暴跌37亿,性萧条提前来临!

避孕套销售额暴跌37亿,性萧条提前来临!

黯泉
2025-07-11 22:16:26
昆明市委副书记刘申寿,拟提拔

昆明市委副书记刘申寿,拟提拔

鲁中晨报
2025-07-12 10:07:42
党史上最凶险的九小时:他的烟灰缸堆满三次,中国命运从此改写

党史上最凶险的九小时:他的烟灰缸堆满三次,中国命运从此改写

说一说历史
2025-07-12 10:46:16
“恳请国家再给机会!”反中乱港分子痛哭认罪背后的罪行揭秘

“恳请国家再给机会!”反中乱港分子痛哭认罪背后的罪行揭秘

新语爱八卦
2025-07-11 15:33:18
午夜突袭,中美贸易战,这次彻底爆雷了

午夜突袭,中美贸易战,这次彻底爆雷了

小陆搞笑日常
2025-07-12 16:20:08
算命先生说,财神家中坐,2025年3生肖发财致富不用愁

算命先生说,财神家中坐,2025年3生肖发财致富不用愁

人閒情事
2025-07-12 21:17:59
43岁男神罕晒视频,耳垂疑似“耳褶心征”,网友刷屏:快去查心脏

43岁男神罕晒视频,耳垂疑似“耳褶心征”,网友刷屏:快去查心脏

艺能八卦局
2025-07-10 23:01:47
队记:首秀才第二节 我咋感觉杨瀚森实力对夏联来说太强了?

队记:首秀才第二节 我咋感觉杨瀚森实力对夏联来说太强了?

直播吧
2025-07-12 12:06:16
蔡澜的七大金句:“一定要想尽办法先存到100万”最后一句更值钱

蔡澜的七大金句:“一定要想尽办法先存到100万”最后一句更值钱

资本Capital
2025-07-09 12:00:56
美欧临时贸易协议或告吹,美媒披露原因:汽车与农产品关税分歧突出,特朗普态度存变数

美欧临时贸易协议或告吹,美媒披露原因:汽车与农产品关税分歧突出,特朗普态度存变数

环球网资讯
2025-07-12 16:38:15
杨少华葬礼后风波不断!三儿子住院,孙女怒请律师:清者自清

杨少华葬礼后风波不断!三儿子住院,孙女怒请律师:清者自清

二月侃事
2025-07-12 11:58:17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书雁飞史oh
2025-07-12 15:01:39
中介闭口不谈!上海这些板块正在偷偷跌,捡漏客已冲

中介闭口不谈!上海这些板块正在偷偷跌,捡漏客已冲

观察眼看世界
2025-07-12 17:10:03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央媒官宣!46岁霍启刚再升职,级别有些高,背后是谁在为他铺路?

简读视觉
2025-07-12 14:58:06
马英九说:统一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郭正亮:统一不需要民意

马英九说:统一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郭正亮:统一不需要民意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11 11:33:14
2025-07-12 22:40:49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网红卖货称"除了处女都可以用"惹争议 多年前曾被封禁

头条要闻

网红卖货称"除了处女都可以用"惹争议 多年前曾被封禁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夏联-开拓者大胜勇士 杨瀚森首秀10+4+5+3帽

娱乐要闻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涨粉超400万

科技要闻

Kimi深夜整活,开源了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教育
时尚
军事航空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手机要闻

Caviar再出手:三星Galaxy Z Fold/Flip7 24K金特别版问世

教育要闻

刚刚发布:南京2025中考指标生录取名单!

女人“优雅到老”并不难,别随便穿衣,这4个方法真的超实用

军事要闻

美国防部承认美空军基地在6月被伊朗导弹击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