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房屋买卖还有多少"冤枉钱" 这三种情况要留意

0
分享至

胡林果 王晓丹

一边砍价一边抬价,“差价”进了中介腰包

去年下半年,广州的赵女士将自己的房屋委托给中介公司出售。“我的心理预期是卖到420万元,但中介却说这个房子最多也就卖到410万元。”赵女士告诉记者,中介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不断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随后又开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虽然目前市场行情不好,但会力推这套房子,条件是只要房子卖出超过410万元的价格,多出来的钱归中介所有。赵女士思考一番后答应了,“既然房子不好卖,卖到410万元也不错了,就算多也最多多个两三万吧。”

然而中介跟买房者却有另一番说辞。据透露,中介告诉相中这套房子的人,现在这套房子非常抢手,卖家放出的价位是430万元,“420万元是底线”。在一番讨价还价过后,中介同意将房子以418万元的价格卖给买家。

赵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房子竟然被中介以高出预期8万元的价格卖了出去。眼看交易即将促成,中介自然没有忘记之前的约定,在买卖双方都在场谈价格的间隙,中介将赵女士拉到一边,拿出了“白纸黑字”——“若房子以418万元的价格成交,赵女士转给中介公司工作人员8万元;若418万元不成交,则凭证作废。”

眼看买家要以418万元的价格签正式的购房合同,加上之前也口头答应了,于是赵女士在该凭证上签了字。如今收到一半房款的赵女士已将4万元付给了中介,并约定在拿到全部房款后再将剩下的4万元付给中介。但事后赵女士觉得这8万元花得有点冤,按照行业惯例,中介费由买方负责,卖方不需要付中介费,中介既然已经收取了买方不菲的中介费用,为什么多卖出的钱也进了中介的腰包?

广东济方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晓栋认为,在这个案例中,卖家与中介私下签订的所谓“凭证”可认为系原《居间合同》的补充协议,卖家是知情且自愿的,中介亦没有强迫行为,所以很难认为系欺诈、胁迫,不算明显的有失公平现象。

杨晓栋提醒,卖家在与中介签订相关合同及该类条款协议时需谨慎,对于房屋的市场价格应自行了解清楚,不能单听中介的一面之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中介变“戏精”唱“双簧”,“空投炸弹”营造紧张氛围

广州的李先生放盘出售一套小两居房子,心理价位为190万元。一天中介给他打电话,说有一对夫妻看中了房子请他过去面谈,成交的可能性很大。

和有意买房者见面前,中介先把李先生拉到一旁说,“待会你咬死200万元成交,我们会帮你造氛围。”果不其然,在谈判僵持、买方心里犹豫不决时,中介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中介还拿着电话说:“你看,又有买家给我打电话谈价格了。”

该中介所说的“造氛围”就是在买卖双方面谈过程中,中介公司的其他工作人员纷纷打电话释放“空头炸弹”,一场戏里戏外的“双簧”就这样被中介唱得有声有色。李先生对这样的“表演”很反感,不仅仅是有悖诚信原则,更觉得自己的智商都被拉低了。

广东省消委会认为,该中介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盈科信荣(全国)房地产律师团队首席律师张茂荣建议购房者对购房过程要有充足的了解,三思而行。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建议,监管部门应对违法违规较多的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惩罚、重新评估。

优先选房要交“茶水费”,“潜规则”变相抬高房价

在新房销售过程中,一些开发商、中介收取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的“茶水费”,如果购房者不交这笔“茶水费”,就只能选择“顶天立地”(较高楼层和较低楼层)的房源。

去年10月底,武汉的陈露(化名)购买了位于武汉三环外的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这套房子总价约120万元(包括10万元捆绑销售的车位费和22万元的装修费)。“你以为新房可以随便买么?想要选好房,一定要多花钱。”销售人员如是说。为了挑选到较好的楼层和户型,陈露还另付给销售人员8万元的“茶水费”。

陈露告诉记者,认筹日她选完房子已经是晚上,离开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选房。“交了‘茶水费’的人,早就接到通知过来选房,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回家了。没交的人,还蒙在鼓里。”陈露说。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交“茶水费”已经成为不少地区买房的“潜规则”,想买新房要么交全款,要么交“茶水费”。由于政府对一手房限价,而这些“茶水费”流向了开发商,实际上变相抬高了房价。

近日,针对收取“茶水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武汉市房管局联合公安等执法部门依法审查了涉案人员45名,其中22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此外,武汉还公布了一批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市民可举报收取“茶水费”等15类违法违规行为,武汉市房管局等部门将对查实线索从重从严打击。

(据12月22日《经济参考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他们准备了10辆救护车,却说闷罐车里的乘客还不够热

他们准备了10辆救护车,却说闷罐车里的乘客还不够热

基本常识
2025-07-05 15:58:49
加拿大主帅:奥斯梅恩+戴维组合将是一个至少能进50球的锋线

加拿大主帅:奥斯梅恩+戴维组合将是一个至少能进50球的锋线

直播吧
2025-07-06 16:40:09
卫冕冠军无缘16强扶墙哭泣!上届八强仅剩1人,温网女单将有新王

卫冕冠军无缘16强扶墙哭泣!上届八强仅剩1人,温网女单将有新王

排球黄金眼
2025-07-06 03:02:44
中国领事馆被炸,乌外长:俄罗斯无人机炸,零件还是中方提供的

中国领事馆被炸,乌外长:俄罗斯无人机炸,零件还是中方提供的

说说史事
2025-07-05 11:43:15
连续升级!逼近浙江!台风“丹娜丝”最新路径公布!浙江大雨暴雨

连续升级!逼近浙江!台风“丹娜丝”最新路径公布!浙江大雨暴雨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3:47:40
冲上热搜!杨幂同款百元汉服卖爆了,店家回应:绝不涨价

冲上热搜!杨幂同款百元汉服卖爆了,店家回应:绝不涨价

新晚报
2025-07-06 15:29:59
砸破那扇窗,就能呼吸自由的空气

砸破那扇窗,就能呼吸自由的空气

法经网
2025-07-05 16:59:52
70岁知名演员任达华,收完麦子又回山东老家种玉米!网友:叔,别忘了晚上去抓知了猴

70岁知名演员任达华,收完麦子又回山东老家种玉米!网友:叔,别忘了晚上去抓知了猴

鲁中晨报
2025-07-06 15:55:41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任紀煙
2025-06-10 20:16:18
当北大校长的手,沾上了同志的血,历史该如何为他盖棺定论?​​

当北大校长的手,沾上了同志的血,历史该如何为他盖棺定论?​​

近史谈
2025-07-05 21:19:18
翁静晶的事,好恐怖!

翁静晶的事,好恐怖!

周冲的影像声色
2025-06-17 16:48:09
23名死亡人员领高龄津贴,山西怀仁:正在问责!

23名死亡人员领高龄津贴,山西怀仁:正在问责!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6 19:10:13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最终分裂为6个国家,如今哪个混的最好?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最终分裂为6个国家,如今哪个混的最好?

钦点历史
2025-05-31 17:25:04
大满贯爆大冷!世界冠军1-3出局,王楚钦首轮对手即将出现!

大满贯爆大冷!世界冠军1-3出局,王楚钦首轮对手即将出现!

好乒乓
2025-07-06 11:04:35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后,又回应“参选时间”:明年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后,又回应“参选时间”:明年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09:55:26
金将军机场痛哭迎灵柩,朝鲜精锐库尔斯克血战,用命换来了什么

金将军机场痛哭迎灵柩,朝鲜精锐库尔斯克血战,用命换来了什么

流年拾光
2025-07-02 16:53:15
35岁鹿晗暴瘦到认不出,被传和关晓彤分手,一句话让粉丝心碎

35岁鹿晗暴瘦到认不出,被传和关晓彤分手,一句话让粉丝心碎

娱乐白名单
2025-07-06 20:12:13
太阳记者:太阳送走杜兰特是摆脱了噩梦,他们从火箭里获得了超值回报

太阳记者:太阳送走杜兰特是摆脱了噩梦,他们从火箭里获得了超值回报

雷速体育
2025-07-06 11:08:35
杨丽萍“御用”男舞伴跳楼自杀,知情人透露:从39楼跳的很决绝!

杨丽萍“御用”男舞伴跳楼自杀,知情人透露:从39楼跳的很决绝!

瀚霖学史
2025-07-05 13:37:41
全程呲牙咧嘴,台词含糊不清,连影帝任达华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全程呲牙咧嘴,台词含糊不清,连影帝任达华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嫹笔牂牂
2025-07-06 08:21:34
2025-07-07 01:19:00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陈登星法国扣篮大赛夺冠!高举国旗庆祝

娱乐要闻

35岁鹿晗暴瘦到认不出 传和关晓彤分手

科技要闻

小米YU7首批交付,雷军现身为车主开车门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湖畔微醺夜,与全球大生活家共赴世界庄园理想生活之约

教育要闻

2026qs排名完整名单发布后,会被中国学生挤满的英国大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