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1月CPI与PPI双回升 劳动力短缺推高服务价格

0
分享至

1月通胀物价回暖

受春节及天气因素影响,1月CPI再度攀升,其中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上涨起了主要作用。但1月份中国经济仍然低迷,总需求也并未出现明显的回升。而1月份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幅攀升,让人对未来物价再拉升有预期。同时,由于基数原因导致PPI跌幅收窄,下半年跌幅会有明显的收窄。

本报记者 定军 特约记者 纪一 甘韵矶 邓雪芬 北京 郑州 广州报道

导读

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比上月涨幅上升0.2个百分点。除了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上升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服务价格上升快,服务业价格与劳动力短缺有关。PPI同比下降5.3%。

从河南县城转到郑州做月嫂的吴雪花今年45岁,正月初十刚接到一单月薪给出了4500元的工资,比年前涨了500元。“去年是羊年生娃的不多,今年国家放开了二孩,需要月嫂的人多了。”她向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2月18日公布的数字显示,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比上月涨幅上升0.2个百分点。除了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上升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服务价格上升快,1月家政服务、美发同比分别上涨7.4%、5.5%,服务业价格与劳动力短缺有关。PPI同比下降5.3%。

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认为,劳动力总量下降的确导致服务业价格上升。 “劳动力短缺后,过去城市居民依靠低价获得服务的机会很少了,以后服务价格还是在上升,就业的主要问题还是结构性的,像保姆高工资,不一定有人愿意干。”他说。

服务业价格快速增长

吴雪花告诉记者,2011年下半年开始做月嫂时,月工资只有3000元,当时没月嫂证。2014年,她参加公司的培训,两个月后拿到了“母婴护理(高级)证”,工资立马涨了500元。

吴雪花做月嫂的价格上升,其实是中国劳动力成本推高服务价格以及整个消费价格的缩影。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1月所以CPI涨幅比去年12月提高,除了猪肉等因素外,也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部分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较高,家政服务、美发、衣着洗涤保养、美容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4%、5.5%、4.0%和3.1%。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家庭服务的价格过去多年一直在持续上升。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认为,劳动力短缺以及服务业价格上升,使得CPI保持向上的正数,而PPI连续四年多是负数。而在国外,CPI和PPI走势一致。

劳动力短缺

服务业价格持续上升,与背后的劳动力总量下降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 2012年到2015年,中国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分别比上一年下降345万、244万、371万、487万,到2015年末还有91096万人。

但是实际劳动总量还在上升,2015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比2014年增加198万。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指出, 劳动力持续短缺工资迅速上涨,这个过程还没有完,目前只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到了2017年后,劳动力总量会绝对下降,这会导致劳动力的工资过快上涨。

解决的办法,是提高非农业人口转到城市工作,提高劳动参与率。现在需要转移40岁以上的农民工。

不过,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认为,核心的问题是要搞清楚目前服务业价格上升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是供不应求,还是需求旺盛,还是因为成本推动的因素。否则难以找到对症下药的政策。

赖德胜表示,美容美发、月嫂等各种家政服务等行业,存在社会地位认同的问题。大学生不会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与国内的教育改革不到位有关。因为申请家政服务专业需要时间,现在申请了也要4年后才可以培养出来,最好的办法是大学所学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专业培训结合起来,但这方面暂时还没大的进展。

所以在劳动力总量不够时,服务价格会上升,这时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人代替几个人的工作,这方面的进展还不大,“而就业的主要问题仍是结构性的,很多工种需要人,但不一定有人愿意干。”他说。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近期指出,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状态看,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十二五”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五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6431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多增了11.4%,年均新增1286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32万人,增长速度也是11.4%。

目前劳动力市场整体较为活跃,过剩劳动力可顺利实现流动就业。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过剩劳动力顺利实现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就业,没有出现待岗滞留等问题。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3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有博主重锤张继科,曝张继科骗了景甜几千万,债主勒索判刑三年

又有博主重锤张继科,曝张继科骗了景甜几千万,债主勒索判刑三年

我娱乐有约
2023-04-01 14:25:14
张兰晒与小玥儿合影传递思念,穿比基尼风韵犹存,祖孙三年未相见

张兰晒与小玥儿合影传递思念,穿比基尼风韵犹存,祖孙三年未相见

娱絮
2023-04-01 11:37:59
台湾全民普发现金每人6000新台币今天入账,台网友:选举快到了

台湾全民普发现金每人6000新台币今天入账,台网友:选举快到了

海峡导报社
2023-04-01 16:58:14
巴西宣布抛弃美元1天之后,前总统博索纳罗就从美国回到巴西

巴西宣布抛弃美元1天之后,前总统博索纳罗就从美国回到巴西

热浪聊穿搭
2023-04-01 15:26:52
香港“政务司长”许仕仁:一顿饭3万,和空姐“约炮”花1100万

香港“政务司长”许仕仁:一顿饭3万,和空姐“约炮”花1100万

一条柴
2023-04-01 18:09:14
男按摩师的自述:客户全是女人,她们太会玩了,我差点守不住底线

男按摩师的自述:客户全是女人,她们太会玩了,我差点守不住底线

离笙奇谈
2023-04-01 10:06:25
日本宣布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外交部回应

日本宣布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3-03-31 15:42:12
16国疯狂抛售美债,美财长耶伦急眼了:这完全是置美国安危于不顾

16国疯狂抛售美债,美财长耶伦急眼了:这完全是置美国安危于不顾

环球参考
2023-04-01 14:50:33
集中打虎!3月31日晚,8名老虎同天落马,这个信号很危险!

集中打虎!3月31日晚,8名老虎同天落马,这个信号很危险!

老金史说
2023-04-01 22:38:28
钟南山最新研判:进入4月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钟南山最新研判:进入4月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3-03-31 18:44:57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改版,有两个重要变化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改版,有两个重要变化

政知新媒体
2023-04-01 17:31:17
警方通报:李某畏罪自杀

警方通报:李某畏罪自杀

环球网资讯
2023-03-31 14:53:19
浙江男子打麻将时死亡!同桌摊上事了

浙江男子打麻将时死亡!同桌摊上事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4-01 14:46:20
大瓜!网曝阿娇生龙凤胎,孩子父亲是小8岁的秦奋,男方曾被逼婚

大瓜!网曝阿娇生龙凤胎,孩子父亲是小8岁的秦奋,男方曾被逼婚

花生米的影视
2023-04-01 15:17:55
2天8个瓜,四字顶流塌房,黄晓明疑似恋爱,关晓彤被罚,出轨离婚

2天8个瓜,四字顶流塌房,黄晓明疑似恋爱,关晓彤被罚,出轨离婚

兮说戏说
2022-05-27 22:56:54
马保国愚人节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商业利益

马保国愚人节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商业利益

上游新闻
2023-04-01 19:49:22
越南专家大胆预测:中国会发生两件事情,足以引起世界轰动

越南专家大胆预测:中国会发生两件事情,足以引起世界轰动

寇晓星奇闻谈
2023-04-01 15:55:24
法媒3月31日引述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拟在访华期间警告北京

法媒3月31日引述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拟在访华期间警告北京

田大夫讲健康
2023-04-01 16:55:20
孟晚舟女士访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孟晚舟女士访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陈悦姐爱科技
2023-04-01 20:56:02
注意:今天46万人离开上海?铁路部门发出重要提醒!这项传统,中国人为何愿意坚持上千年?

注意:今天46万人离开上海?铁路部门发出重要提醒!这项传统,中国人为何愿意坚持上千年?

上观新闻
2023-04-01 19:49:10
2023-04-02 03:46:44

海南房产

3月百城二手均价稳中趋降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官方发布今年首期汛旱情通报:局部强降雨或引发山洪

头条要闻

官方发布今年首期汛旱情通报:局部强降雨或引发山洪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科技要闻

坚持不造车,余承东解释之前为何要加华为logo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北京公布93个拟供租赁住房用地项目信息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张国荣逝世20周年粉丝仍纪念 风华绝代只此一人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