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国务院定调下半年宏观调控: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0
分享至

(原标题:国务院定调下半年宏观调控: 财政更积极,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上半年偏紧的宏观政策,迎来了调整。

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还推出了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

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策相机预调微调

上半年我国GDP实现41.9万亿元,同比增长6.8%,经济运行平稳。

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温,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增强。上半年宏观经济整体平稳,但部分指标有较明显的下行,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

围绕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走势,已经有不少讨论。比如财政政策是否不够积极,在减税降费背景下,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了10.6%的较高增长,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税收更是增长了14.4%,呼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声音不在少数。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下行明显,也引发外界对财政政策支出力度是否足够的疑问。

比如6月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为历史最低水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8%(比5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3个百分点),围绕货币政策走向有不同分析。有分析认为,随着金融去杠杆,M2增速自然会下降,社会融资规模能大体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另有分析认为,货币指标偏离名义GDP增速较多,货币政策偏紧。

不过,货币政策边际放松早有迹象。市场解读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在暗示从“去杠杆”转为“稳杠杆”。央行货币政策二季度例会已明确释放信号,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一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

三是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

四是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7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市场信心的变化,以及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改变(由于激励约束机制的调整,地方政府不急于上项目、不急于增支),加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实际落地偏紧的状况,适度进调整是必要的。

保障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

早在一季度宏观数据发布后,4月2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提出“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随后,扩内需的政策陆续出台,包括降低进口关税、个税改革等。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来看,扩内需的政策还包括“稳基建”。

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同比增长7.3%,比1-5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增速为21.1%。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保持高位,基建投资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需求没有过去那么强烈;再者,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等进行综合评判,对包括PPP项目在内加强了合规性校验。他还指出,下半年一些合规的项目可能会加快落地进度。

不过,地方债管理过程中,还要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现象。7月20日,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降成本”调研成果发布会上,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很多政策没有体现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比如金融监管政策全部收紧,未能区分监管套利部分和满足实体企业部分。财政支出上也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放的时候全放,负债率大幅上升;收的时候“一刀切”,容易出现很多烂尾工程——其实,有些基建项目不该收,应该增加投资。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具体工作中,有两项具体内容都有助于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分别是“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以及“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除了稳基建,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还有其他内容。会议指出,要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外商再投资鼓励政策,加快已签约外资项目落地。

会议还要求,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侃爷来华开唱,欧美顶流齐聚中国游

侃爷来华开唱,欧美顶流齐聚中国游

酷玩实验室
2025-07-08 12:50:17
天水铅中毒事件里的血铅正常,是事故还是作假?陶医生干了这件事

天水铅中毒事件里的血铅正常,是事故还是作假?陶医生干了这件事

疫苗与科学
2025-07-09 07:13:22
东体:足协高层不满国足首战萎靡表现,要重点做思想工作

东体:足协高层不满国足首战萎靡表现,要重点做思想工作

懂球帝
2025-07-09 11:37:22
中午12点,郑钦文临时报名参赛!最新赛程有变化,2025年至今0冠

中午12点,郑钦文临时报名参赛!最新赛程有变化,2025年至今0冠

侃球熊弟
2025-07-09 12:19:59
2025年7月起,中国将迎来4大降价潮,关乎着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下

2025年7月起,中国将迎来4大降价潮,关乎着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下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08 15:46:22
日本前首相一语惊人:中国不该独自对付美国,需赶紧跟另两国合作

日本前首相一语惊人:中国不该独自对付美国,需赶紧跟另两国合作

历史求知所
2025-07-08 21:05:05
爽了!预测NBA首轮14号秀!中国未来第一防守大闸

爽了!预测NBA首轮14号秀!中国未来第一防守大闸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7-09 20:47:19
《血战台儿庄》中一场冰冷的白刃战,日寇拼刺中创造惊人的零伤亡

《血战台儿庄》中一场冰冷的白刃战,日寇拼刺中创造惊人的零伤亡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7-09 04:54:48
小米销量大跌46%

小米销量大跌46%

暴财经
2025-07-09 11:46:06
史无前例:俄741架无人机空袭乌克兰,美国拟向乌出售10套爱国者

史无前例:俄741架无人机空袭乌克兰,美国拟向乌出售10套爱国者

史政先锋
2025-07-09 19:25:40
方媛挺大肚外出逛街 郭富城打麻将无意透露三胎是儿子输钱都开心

方媛挺大肚外出逛街 郭富城打麻将无意透露三胎是儿子输钱都开心

小咪侃娱圈
2025-07-09 09:06:11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9日18时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9日18时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界面新闻
2025-07-09 18:11:33
惊!深圳的年轻教师开始跑路了,原因是前年就降薪了,今年还得降

惊!深圳的年轻教师开始跑路了,原因是前年就降薪了,今年还得降

星河也灿烂
2025-07-08 13:09:35
这是喝多了?北约秘书长:中国一旦武统台湾,将要求普京入侵北约

这是喝多了?北约秘书长:中国一旦武统台湾,将要求普京入侵北约

剑道万古似长夜
2025-07-09 11:31:55
杨迪耿直回应 “偷偷do脸”:没整容!爬山+游泳真的很有用

杨迪耿直回应 “偷偷do脸”:没整容!爬山+游泳真的很有用

鲁中晨报
2025-07-09 15:12:21
2025年9月3日阅兵安排已经公布!邀请了哪些国家参加?

2025年9月3日阅兵安排已经公布!邀请了哪些国家参加?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7-06 06:12:07
“刘邓大军”有五个高级将领,在建国后被开除党籍,他们是谁?

“刘邓大军”有五个高级将领,在建国后被开除党籍,他们是谁?

老谢谈史
2025-06-28 15:29:11
‌行程有变,哈梅内伊不去国葬,伊朗大幅捉奸,内贾德将东山再起

‌行程有变,哈梅内伊不去国葬,伊朗大幅捉奸,内贾德将东山再起

红色国际
2025-07-08 19:15:03
天水幼儿园。若教师的血铅指标都这么高,那么孩子们理应追溯过去好几年

天水幼儿园。若教师的血铅指标都这么高,那么孩子们理应追溯过去好几年

蕨代霜蛟
2025-07-08 16:37:19
“可以举报了”,母亲晒女儿在电网第一月工资,眼尖网友发现猫腻

“可以举报了”,母亲晒女儿在电网第一月工资,眼尖网友发现猫腻

知晓科普
2025-07-09 08:10:11
2025-07-09 21:27:00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2天内2名"老虎"被判死缓 1人从县委书记贪腐到副部

头条要闻

2天内2名"老虎"被判死缓 1人从县委书记贪腐到副部

财经要闻

金店业绩分化 为何"一口价"卖得更好了?

体育要闻

开了16年F1,他终于第一次站上领奖台

娱乐要闻

周杰伦开抖音号疯涨三百万粉丝

科技要闻

下一任苹果CEO,可能是这位iPhone的掌舵人

汽车要闻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数码
房产
健康

亲子要闻

愚蠢透顶、隐瞒真相、装瞎装聋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机械师官宣参展 BW2025:全新曙光 16S Ultra 将迎来全球首秀

房产要闻

成交活跃!改善项目霸屏领跑!2025上半年广州热盘榜出炉!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