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央财教授:赞成个税起征点动态调整 过两三年调一次

0
分享至

(原标题:央财教授:赞成个税起征点动态调整 过两三年调一次)

网易研究局NO.409

个税法第7次修订尘埃落定。此次修订包括:新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低档税率适用范围扩大,把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支出设为专项附加扣除。

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标准是否真正考虑了民意?专项扣除的实施难度有多大?围绕这些热点问题,网易研究局对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张广通进行了专访。

60S要点速读:

1、五千元的个税起征点我赞成动态调整,建议人大授权国务院,过两三年调整一次。另外,调整主要参考哪几项指标也要对民众公示,即便具体数据没法公示,但是五千元的标准怎么测算的,考虑哪几个主要的因素这个总是可以公布的。

2、从减负角度来说,专项扣除与个税起征点上调至五千元的效果是一样,甚至真正落地了比五千元的效果更好。但是费用扣除的标准,里面有很多细节,闭着眼睛就能想出来这件事很难操作。

以下为采访精编(有删减):

网易研究局:个税法二审稿出台后,民众对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争议非常大,可是这次新个税法依然维持在5000元不变,这样的话,之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不是成了走过场?

张广通:个税起征点上调,受益的人群范围肯定是比较宽的。工资是大多数民众的稳定、持续的收入,也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可计量、可查询,所以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大家都很关心个税起征点。

2011年,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调高到3500元,七年后,个税起征点上调到5000元。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开支的范围、标准也会提高,过去一个月花一两千块钱就行了,现在一个月四五千块钱可能都没法维持正常的生活,所以大家普遍希望免征额的标准提得越高越好。

公众普遍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八千、一万元,这表达了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们,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希望通过大幅度提高个税免征额标准缓解焦虑情绪的诉求,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为什么主张提高到五千、八千、一万、两万甚至五万元,没有理由依据,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也没有详细的科学测算,就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我觉得是不严谨的。

从立法角度来说,尤其涉及个税扣除的标准是多少,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测算,所以我并不完全赞成公众的情绪表达,但是个税起征点的制定也是有缺陷的——财政部、税务总局掌握纳税人的收入和纳税情况,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向社会公开,这样的话,即便他们说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研究、模型、测算,大家也还是不太信任,因为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政府有关部门是怎么测算的。

中国的个税免税额标准不能无限度地上调,一味地顺着公众的愿望也是不合理的,立法机关应该在客观公正、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再决定,可能在现有情况下,提高到五千元是比较适度的。

这次个税法改革有一个亮点是增加了专项扣除,这个措施的范围挺大,涉及的人群也挺多的,到底那么操作还等待细则。这些因素考虑到一起,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给收入比较低的广大城镇居民或者工薪阶层较大幅度的减负。

提高个税免征额的标准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且这个标准提高过多可能还产生相反的效果。个税起征点普遍提高之后,给穷人减税了,富人的边际税率大幅度下调,穷人也减税、富人也减税了,最后改革的结果贫富仍然两级分化,富人收益最大、穷人收益很小,人们可能感觉少交了两百块钱税很舒服,但是富人可能更高兴,因为一个月减了上千甚至上万块钱的税。

五千元的个税起征点不是吹牛吹出来的,他有一定的依据,但是五千元这个标准我赞成动态调整,建议人大授权国务院,过两三年调整一次。另外,调整主要参考哪几项指标也要对民众公示,即便具体数据没法公示,但是五千元的标准怎么测算的,考虑哪几个主要的因素这个总是可以公布的,这样就能让个税改革的难度、矛盾、意见尽量的缓和。

只能说,个税改革又前进了一大步,与2011年仅调整免征额、修改个别条款相比,有重大的突破。

网易研究局:您刚刚提到各种专项扣除,个税法草案二审时增加了赡养老人的费用扣除,有专家就指出这个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可能比较难落地,有关部门会不会因为专项扣除涉及金额比较少、程序比较复杂,出现打包扣除或者干脆不扣的结果?

张广通:增加专项扣除是这次个税法改革的第二大亮点,但也是个难点。除了每人每月五千元的免征额之外,还体现个人家庭的特点,家庭成员有没有老人,有没有孩子上学,有没有住房贷款、租金支出等,涉及到养老、教育、房子等民生热点问题。

从减负角度来说,专项扣除与个税起征点上调至五千元的效果是一样,甚至真正落地了比五千元的效果更好,因为现在中国的房贷利息很高,贷款买房的人日子难过,年轻人、大学毕业生没钱买不起房子,需要租房等等。把专项抵扣纳进来以后,有利于个性化减轻负担。

专项抵扣是大家多年以来渴望的,也借鉴了国际上各种国家的经验,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去考虑我们应该怎么操作。但是费用扣除的标准,里面有很多细节,闭着眼睛就能想出来这件事很难操作,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人普遍不是很富裕,中国的家庭情况也很复杂。

比如赡养老人的费用扣除,谁来确定每个家庭赡养老人的数量呢?

再比如子女教育支出,首先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国家免了学费又免了书本费,自己就掏了个午餐费、买点学习用具,这部分的费用没法扣除,所以在我看来,义务教育根本就不属于扣除的范围。

如果你的孩子上课外培训班,国家也没有提倡你上,这部分的费用不可能扣,也没法扣。

再来看非义务教育,高中交学费和书本费,拿教育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缴费的收据等,可以考虑给你扣。

再来说大学教育,大学一年交5000多元的学费,按道理来说大学一年出5000元的学费根本就不够办学需要,国家实行的也是低学费制度,剩下不足的是靠教育经费,但是这个5000元可以考虑扣除,因为每个学校的收费标准是经过物价局、教育部审批的,有收费的文件,然后你交学费会有发票或收据,再加上录取通知书、学生证,有这几项证明就可以进行专项扣除,这都还是比较靠谱。

至于硕士博士,据我了解,现在是先交学费,如果你学习成绩优秀,学校再给你奖学金,这就相当于又返回来了,这部分费用怎么扣,就要考虑了。除此之外,还有博士后、职业教育、函授大学等等,这些情况都要做具体分析。

其实,专项扣除还连带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个税申报模式是自然人申报,按照个人申报收入,在自然人申报之下又给你增加这么多的专项扣除,这个是矛盾的,西方国家有好多个税申报模式,比如自然人申报、家庭申报、夫妻联合申报、自由职业申报、单亲家庭申报等等,这也是这次改革不到位的地方。

个税改革,老百姓期望值很大,政府也很焦虑,但是个税就像一个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个税不是我国税制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税种,收入规模小,一年也收不了多少钱,占总税收的比例达不到7%,现在可能更低了,5%到6%。跟其他税法比较起来,个人所得税收入虽然年年增长很快,但是比例很小,可以说它的重要性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但是因为它涉及到的千家万户,大家很关注。

另外,如果把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专项扣除搞得过大,收税又少,纳税人又少,个人所得税调节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这也不是政府所希望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闸蟹在德国泛滥成灾,造成8000万欧元损失!就不能靠吃解决吗?

大闸蟹在德国泛滥成灾,造成8000万欧元损失!就不能靠吃解决吗?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1-02 10:05:08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扶苏聊历史
2025-10-30 13:39:37
伊芙染上了"花柳病"?网友玩《剑星》遭遇离谱BUG

伊芙染上了"花柳病"?网友玩《剑星》遭遇离谱BUG

游民星空
2025-11-02 17:05:19
马斯克畅想未来手机:只显示影音、不会内置OS或App的AI超级终端

马斯克畅想未来手机:只显示影音、不会内置OS或App的AI超级终端

IT之家
2025-11-01 22:46:31
清华姚班毕业天才、量化大佬出新书:《ren妻约会指南》

清华姚班毕业天才、量化大佬出新书:《ren妻约会指南》

吃瓜体
2025-11-02 16:31:48
进展顺利!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进展顺利!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16:15:04
降水+降温+大风!下周北京将迎“冷空气三件套”

降水+降温+大风!下周北京将迎“冷空气三件套”

环球网资讯
2025-11-02 19:13:40
沙漏型身材怎么穿衣服好看?白色吊带背心搭配牛仔裤,减龄又撩人

沙漏型身材怎么穿衣服好看?白色吊带背心搭配牛仔裤,减龄又撩人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3 15:32:08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06:47:58
中俄东北虎数量差距断崖:俄罗斯700只,中国的数量令人意外!

中俄东北虎数量差距断崖:俄罗斯700只,中国的数量令人意外!

历来纵横
2025-10-31 16:08:09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6:27:24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量子位
2025-11-02 12:42:05
日韩女单全军覆没!王艺迪守住国乒阵地,恶战6局晋级决赛争冠

日韩女单全军覆没!王艺迪守住国乒阵地,恶战6局晋级决赛争冠

全言作品
2025-11-02 19:45:49
1968年,周总理签署命令逮捕周恩寿,7年后周恩寿出狱时说:他没错

1968年,周总理签署命令逮捕周恩寿,7年后周恩寿出狱时说:他没错

帝哥说史
2025-11-02 06:35:03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31 00:07:57
一场3-0踢出3连胜,西蒙尼率队狂追,积分追平巴萨

一场3-0踢出3连胜,西蒙尼率队狂追,积分追平巴萨

足球狗说
2025-11-02 01:19:33
华为突然官宣:11月10日,新品正式上市!

华为突然官宣:11月10日,新品正式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28:51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曝男子是律师,吃软饭上位,小三也不简单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曝男子是律师,吃软饭上位,小三也不简单

银河史记
2025-11-01 21:13:54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2025-11-02 21:08:49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房产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威联通推出 AI NAS TVS-AIh1688ATX,可选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LPL战队再减少?知情人爆料:RNG和FPX可能退出,U队和L队也想撤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