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央财教授:赞成个税起征点动态调整 过两三年调一次

0
分享至

(原标题:央财教授:赞成个税起征点动态调整 过两三年调一次)

网易研究局NO.409

个税法第7次修订尘埃落定。此次修订包括:新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低档税率适用范围扩大,把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支出设为专项附加扣除。

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标准是否真正考虑了民意?专项扣除的实施难度有多大?围绕这些热点问题,网易研究局对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张广通进行了专访。

60S要点速读:

1、五千元的个税起征点我赞成动态调整,建议人大授权国务院,过两三年调整一次。另外,调整主要参考哪几项指标也要对民众公示,即便具体数据没法公示,但是五千元的标准怎么测算的,考虑哪几个主要的因素这个总是可以公布的。

2、从减负角度来说,专项扣除与个税起征点上调至五千元的效果是一样,甚至真正落地了比五千元的效果更好。但是费用扣除的标准,里面有很多细节,闭着眼睛就能想出来这件事很难操作。

以下为采访精编(有删减):

网易研究局:个税法二审稿出台后,民众对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争议非常大,可是这次新个税法依然维持在5000元不变,这样的话,之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不是成了走过场?

张广通:个税起征点上调,受益的人群范围肯定是比较宽的。工资是大多数民众的稳定、持续的收入,也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可计量、可查询,所以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大家都很关心个税起征点。

2011年,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调高到3500元,七年后,个税起征点上调到5000元。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开支的范围、标准也会提高,过去一个月花一两千块钱就行了,现在一个月四五千块钱可能都没法维持正常的生活,所以大家普遍希望免征额的标准提得越高越好。

公众普遍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八千、一万元,这表达了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们,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希望通过大幅度提高个税免征额标准缓解焦虑情绪的诉求,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为什么主张提高到五千、八千、一万、两万甚至五万元,没有理由依据,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也没有详细的科学测算,就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我觉得是不严谨的。

从立法角度来说,尤其涉及个税扣除的标准是多少,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测算,所以我并不完全赞成公众的情绪表达,但是个税起征点的制定也是有缺陷的——财政部、税务总局掌握纳税人的收入和纳税情况,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向社会公开,这样的话,即便他们说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研究、模型、测算,大家也还是不太信任,因为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政府有关部门是怎么测算的。

中国的个税免税额标准不能无限度地上调,一味地顺着公众的愿望也是不合理的,立法机关应该在客观公正、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再决定,可能在现有情况下,提高到五千元是比较适度的。

这次个税法改革有一个亮点是增加了专项扣除,这个措施的范围挺大,涉及的人群也挺多的,到底那么操作还等待细则。这些因素考虑到一起,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给收入比较低的广大城镇居民或者工薪阶层较大幅度的减负。

提高个税免征额的标准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且这个标准提高过多可能还产生相反的效果。个税起征点普遍提高之后,给穷人减税了,富人的边际税率大幅度下调,穷人也减税、富人也减税了,最后改革的结果贫富仍然两级分化,富人收益最大、穷人收益很小,人们可能感觉少交了两百块钱税很舒服,但是富人可能更高兴,因为一个月减了上千甚至上万块钱的税。

五千元的个税起征点不是吹牛吹出来的,他有一定的依据,但是五千元这个标准我赞成动态调整,建议人大授权国务院,过两三年调整一次。另外,调整主要参考哪几项指标也要对民众公示,即便具体数据没法公示,但是五千元的标准怎么测算的,考虑哪几个主要的因素这个总是可以公布的,这样就能让个税改革的难度、矛盾、意见尽量的缓和。

只能说,个税改革又前进了一大步,与2011年仅调整免征额、修改个别条款相比,有重大的突破。

网易研究局:您刚刚提到各种专项扣除,个税法草案二审时增加了赡养老人的费用扣除,有专家就指出这个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可能比较难落地,有关部门会不会因为专项扣除涉及金额比较少、程序比较复杂,出现打包扣除或者干脆不扣的结果?

张广通:增加专项扣除是这次个税法改革的第二大亮点,但也是个难点。除了每人每月五千元的免征额之外,还体现个人家庭的特点,家庭成员有没有老人,有没有孩子上学,有没有住房贷款、租金支出等,涉及到养老、教育、房子等民生热点问题。

从减负角度来说,专项扣除与个税起征点上调至五千元的效果是一样,甚至真正落地了比五千元的效果更好,因为现在中国的房贷利息很高,贷款买房的人日子难过,年轻人、大学毕业生没钱买不起房子,需要租房等等。把专项抵扣纳进来以后,有利于个性化减轻负担。

专项抵扣是大家多年以来渴望的,也借鉴了国际上各种国家的经验,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去考虑我们应该怎么操作。但是费用扣除的标准,里面有很多细节,闭着眼睛就能想出来这件事很难操作,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人普遍不是很富裕,中国的家庭情况也很复杂。

比如赡养老人的费用扣除,谁来确定每个家庭赡养老人的数量呢?

再比如子女教育支出,首先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国家免了学费又免了书本费,自己就掏了个午餐费、买点学习用具,这部分的费用没法扣除,所以在我看来,义务教育根本就不属于扣除的范围。

如果你的孩子上课外培训班,国家也没有提倡你上,这部分的费用不可能扣,也没法扣。

再来看非义务教育,高中交学费和书本费,拿教育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缴费的收据等,可以考虑给你扣。

再来说大学教育,大学一年交5000多元的学费,按道理来说大学一年出5000元的学费根本就不够办学需要,国家实行的也是低学费制度,剩下不足的是靠教育经费,但是这个5000元可以考虑扣除,因为每个学校的收费标准是经过物价局、教育部审批的,有收费的文件,然后你交学费会有发票或收据,再加上录取通知书、学生证,有这几项证明就可以进行专项扣除,这都还是比较靠谱。

至于硕士博士,据我了解,现在是先交学费,如果你学习成绩优秀,学校再给你奖学金,这就相当于又返回来了,这部分费用怎么扣,就要考虑了。除此之外,还有博士后、职业教育、函授大学等等,这些情况都要做具体分析。

其实,专项扣除还连带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个税申报模式是自然人申报,按照个人申报收入,在自然人申报之下又给你增加这么多的专项扣除,这个是矛盾的,西方国家有好多个税申报模式,比如自然人申报、家庭申报、夫妻联合申报、自由职业申报、单亲家庭申报等等,这也是这次改革不到位的地方。

个税改革,老百姓期望值很大,政府也很焦虑,但是个税就像一个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个税不是我国税制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税种,收入规模小,一年也收不了多少钱,占总税收的比例达不到7%,现在可能更低了,5%到6%。跟其他税法比较起来,个人所得税收入虽然年年增长很快,但是比例很小,可以说它的重要性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但是因为它涉及到的千家万户,大家很关注。

另外,如果把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专项扣除搞得过大,收税又少,纳税人又少,个人所得税调节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这也不是政府所希望的。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3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自称是2671 年的穿越者,称4月份将爆发一种神秘病毒

男子自称是2671 年的穿越者,称4月份将爆发一种神秘病毒

国际狗仔
2023-03-29 17:06:15
潘基文称韩国正受苦,喊话中国劝朝鲜克制,抓住机遇改善中韩关系

潘基文称韩国正受苦,喊话中国劝朝鲜克制,抓住机遇改善中韩关系

袁周院长
2023-03-29 18:38:10
到底是谁在支援俄罗斯?北约几十个国耗不过一个,直呼弹药不足!

到底是谁在支援俄罗斯?北约几十个国耗不过一个,直呼弹药不足!

田林de案馆
2023-03-29 13:03:04
一个“不当心”全楼遭殃!上海阿婆“火”了:房东不管,租客跑路,我咋办?

一个“不当心”全楼遭殃!上海阿婆“火”了:房东不管,租客跑路,我咋办?

小青桔社会资讯
2023-03-29 23:28:07
太危险!马斯克等上千名大佬联名呼吁:暂停开发高级AI,至少半年!

太危险!马斯克等上千名大佬联名呼吁:暂停开发高级AI,至少半年!

红星新闻
2023-03-29 16:31:11
美国务院再遭记者连环追问:华自强到中国是去谈天气?谈气球?还是只说声“你好”?

美国务院再遭记者连环追问:华自强到中国是去谈天气?谈气球?还是只说声“你好”?

凤凰卫视
2023-03-29 11:21:25
500万欧元!伊斯科为爱毁掉职业生涯:不吃肉,2大名帅也救不了他

500万欧元!伊斯科为爱毁掉职业生涯:不吃肉,2大名帅也救不了他

叁炮体育
2023-03-29 23:40:47
实习生黏上富二代客户,各种方式不断示好,同事:电视剧看多了

实习生黏上富二代客户,各种方式不断示好,同事:电视剧看多了

文文教育
2023-03-29 13:40:50
恐怖!恳求斯坦福教授帮它“越狱”?ChatGPT-4已出现自主意识

恐怖!恳求斯坦福教授帮它“越狱”?ChatGPT-4已出现自主意识

端庄优雅大件事
2023-03-28 10:17:07
优衣库女主正式出道:露骨之至,毫无底线,为了红脸都不要了?

优衣库女主正式出道:露骨之至,毫无底线,为了红脸都不要了?

李月小文文
2023-03-29 16:54:41
阿里巨变,杭州吃饱

阿里巨变,杭州吃饱

晓看说
2023-03-29 21:53:49
曝光了,美国支持泽连斯基背后的秘密!

曝光了,美国支持泽连斯基背后的秘密!

环球参考
2023-03-30 02:36:37
俄突然亮起红灯,立即停止对华出口,称谁也不能例外,买卖不能做

俄突然亮起红灯,立即停止对华出口,称谁也不能例外,买卖不能做

常高俊April
2023-03-29 09:05:02
62岁李文标在TVB高空意外致半身瘫痪

62岁李文标在TVB高空意外致半身瘫痪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3-03-29 21:00:28
国产剧赔我眼睛!“母子恋”上演狗血满天飞,我都替他们社死!

国产剧赔我眼睛!“母子恋”上演狗血满天飞,我都替他们社死!

毒舌电影
2023-03-28 22:45:03
新规“取消每周双休”?你同意吗?

新规“取消每周双休”?你同意吗?

山东讯息
2023-03-29 10:33:25
张文宏预测:第二波感染高峰期确定,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张文宏预测:第二波感染高峰期确定,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开锅造饭
2023-03-27 06:53:36
局面失控了!沙特要加入上合组织;以色列不容美国来当“教师爷”

局面失控了!沙特要加入上合组织;以色列不容美国来当“教师爷”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2023-03-29 19:56:52
真相大白!伏明霞净身出户原因曝光,71岁身价百亿老公6字回应

真相大白!伏明霞净身出户原因曝光,71岁身价百亿老公6字回应

娱乐的小灶
2023-03-30 00:08:36
60岁王杰定居加拿大,身边小富婆梁洛施如胶似漆,网友:不可能

60岁王杰定居加拿大,身边小富婆梁洛施如胶似漆,网友:不可能

科普说历史
2023-03-29 20:44:42
2023-03-30 09:10:44

海南房产

时隔一年房地产税又被提及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豫章书院案将重审 学生偶遇吴军豹:他躲起来 瘦了很多

头条要闻

豫章书院案将重审 学生偶遇吴军豹:他躲起来 瘦了很多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足坛第一位"梅西接班人",32岁退役了

娱乐要闻

给魏大勋名分!秦岚官宣恋情称慢慢来

科技要闻

苹果WWDC23全球开发者大会官宣:6月6日开幕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房产要闻

海淀红盘「中海富华里·汇园」加推房源

家居要闻

原木色系温暖之家,尽显宁静与雅致

公开课

我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造成的?小心这5种

军事要闻

英国挑战者2坦克抵达乌克兰 乌国防部长试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