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严跃进:买房一族也有幸福 不是所有人都压抑

0
分享至

网易研究局NO.482

作者|严跃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网易研究局专栏作家)

近期关于“买房后居民财富被掏空”的讨论较多,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很多人都认同这个观点,即买房前难,买房后也难。很多人成为了“房奴”,确实也有不吃不穿、勒紧裤腰带的极端一说。不过问题是,你可以不买房吗?或者你是否愿意租房呢?相信很多人还是乐意去买房。所以,围绕此类酸甜苦辣的购房心态,我们还是需要反思一个问题:买房,究竟图的是什么?

一、“买房压抑消费”的观点受关注

关于“买房压抑消费”的观点,源于一份高校的报告。11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8-2019)》。这份报告认为,中国消费者在房地产去库存中债务率大幅度上升,消费基础受到严重削弱。新一轮去库存将储蓄存款相对薄弱阶层的可利用资金,基本上全部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

这个观点实际上强调了两点。第一、这里提到的消费者更主要是一些存款规模不足的消费者,可以理解为收入水平不高、房价收入比偏高的消费者。第二、此类消费者的家庭支出中,绝大多数投入到购房市场。类似观点判断和实际的感受是比较类似的。

谈到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和此前市场上热议的“六个钱包”观点做对比。严格说,那个观点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思路正好是相反的,即其认为应该想尽办法去买房,即便是“啃老”。在今年4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央视节目中提到,只要六个钱包能帮你凑够首付的话,那么最好还是买房子。这里提到的“六个钱包”,实际上是指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六个钱包。这个观点当时批评声很多。

不过,购房变成“房奴”了,他们的心态是否很压抑?这个倒也不见得。往往在朋友圈会有人晒个买房交付钥匙的图片,然后配上文字“哎,从此沦为房奴人”。试问,这种心态难道是压抑的心态吗?我看未必,部分是幸福的心态,部分是“傲娇”的心态。

二、买房其实图五种需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五类需求”的概念。这个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这五类需求在解释社会心理和经济行为上有很好的作用。实际上买房是一种很复杂的行为,其在五种需求上都会得到体现,比当前居民家庭买车等行为要复杂多。第一、生理需求。买房其实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所谓实现“遮风挡雨”的目的,这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第二、安全需求,这种心理在所谓“丈母娘经济”中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大城市,类似心理需求会更加强烈。第三、社会需求。在现在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了,最典型的就是房产和户籍关系、教育资格等有很明显的挂钩。第四、尊重需求。这里可以理解一种现象,一个人买房,会在朋友圈晒“终于拿到钥匙了”、“终于拿到红本本了”。但很少有人会在租房后会晒一个“终于拿到钥匙了”的内容。第五、自我实现需求。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一种轻松感,即当一个人把30年的按揭贷款提前20年偿还了以后,那种心情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房子买了以后要图的东西很多,若是说抑制了消费,其实是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分析,即满足心理需求,这其实把住房归类到了“衣食住行”的范畴之中。而现在来看房子的概念,其实是需要归类到“房子、车子、票子”的概念之中的,大家考虑房子会有更多的想法。

三、买房一族也有幸福的

房地产市场本身没有对错,但是购房者的心态需要端正。与其批评房地产市场,倒不如反思目前的买房心态。同时需要从自身的情况来看待购房的行为。

从“买房挤压消费”的概念看,实际上要求我们具备“梯队消费”的正确理念。购房不是买白菜,买的是70年使用权的产品,成本高是必然的,这是难以改变的。所以要尝试逐级改善的做法,比如说先买小的再买大的、先买郊区的再买市区的、先买一手的再买二手房。这个道理不难,但实际过程中犯困的人很多。而从“六个钱包”的概念看,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部分家长还是很鼓励子女买房的,所以“啃老”的负面意义就减弱了。当然,建议不要把“啃老”当成理所当然的,关键是子女购房,应该懂得感恩和孝敬。

在实际过程中,不是所有的购房者都是压抑的,也是有快乐的。讲几种快乐的购房模式。第一、有部分年轻人购房其实没啃老,在大城市工作好多年,积攒了一些钱,买了两居室,倒也很不错。待生娃以后再考虑置换。第二、有部分年轻小夫妻愿意租房,日子过得也是和和睦睦的,周末也有闲暇时间去度假。第三、有部分年轻人工作努力,目标是为了有个自己温暖的家,生活倒也是“斗志满满”的。

所以说,买房本身也不需要背负太多负担,量力而行、因人而异。所谓“人生不止房子,还有诗和远方”。类似美好的人生描述,对于当前迷茫的购房者来说,也是需要体会的。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姜妍最近大大方方公开了个喜讯:

姜妍最近大大方方公开了个喜讯:

小光侃娱乐
2025-05-10 12:20:03
中美全面断供开始,40艘万吨巨轮纷纷停靠浙江

中美全面断供开始,40艘万吨巨轮纷纷停靠浙江

傲骨真心
2025-05-10 13:20:01
确定了:告别户口本!上海新人直言:“我们就是奔着这个新政策来的”

确定了:告别户口本!上海新人直言:“我们就是奔着这个新政策来的”

上观新闻
2025-05-10 14:47:13
巴基斯坦总理:已强力回应印度挑衅!印方:S-400防空系统没被摧毁,不会升级冲突!鲁比奥与巴陆军参谋长通电话

巴基斯坦总理:已强力回应印度挑衅!印方:S-400防空系统没被摧毁,不会升级冲突!鲁比奥与巴陆军参谋长通电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17:51:20
矛盾升级?球员否认,主教练强硬,中国女排对手疑似内讧

矛盾升级?球员否认,主教练强硬,中国女排对手疑似内讧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5-10 17:59:06
金正恩访问俄罗斯驻朝鲜使馆

金正恩访问俄罗斯驻朝鲜使馆

参考消息
2025-05-09 21:16:11
40年不鸣,一鸣惊人,联想自研5nm芯片,已用于平板上

40年不鸣,一鸣惊人,联想自研5nm芯片,已用于平板上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5-09 16:55:42
重磅!我国首款干细胞胰岛制剂获批,多名糖尿患者注入即治愈

重磅!我国首款干细胞胰岛制剂获批,多名糖尿患者注入即治愈

科学认识论
2025-05-10 10:35:08
欠我国钱最多的四个国家,巴基斯坦排在最后,第一名令人意外

欠我国钱最多的四个国家,巴基斯坦排在最后,第一名令人意外

通文知史
2025-05-10 09:00:09
欧洲多国领导人抵达乌克兰

欧洲多国领导人抵达乌克兰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5-10 15:31:19
家有4种爸爸,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尤其是第2种,太准了!

家有4种爸爸,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尤其是第2种,太准了!

布谷妈妈
2025-05-02 21:30:00
国民党警察厅长助毛主席脱险,68岁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同意

国民党警察厅长助毛主席脱险,68岁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同意

红色鉴史官
2025-05-10 17:35:03
全国烟民彻底慌了:10元香烟消失,背后藏着什么真相?

全国烟民彻底慌了:10元香烟消失,背后藏着什么真相?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05-10 03:31:09
老辈人的八卦能有多辣眼睛?网友:我就服最后那个扒灰被打废的!

老辈人的八卦能有多辣眼睛?网友:我就服最后那个扒灰被打废的!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5-10 00:20:06
金正恩再三考量,红场阅兵还是不去了,但没忘给普京送上“厚礼”

金正恩再三考量,红场阅兵还是不去了,但没忘给普京送上“厚礼”

阿策聊实事
2025-05-10 10:55:18
领导几乎一上位后都会做3件事,少做一件,其位置都不算稳固

领导几乎一上位后都会做3件事,少做一件,其位置都不算稳固

细说职场
2025-05-05 07:13:15
36万亿美债补不上!特朗普决定“除掉”大债主?

36万亿美债补不上!特朗普决定“除掉”大债主?

针砭天下事
2025-05-10 11:20:02
跌惨了!半年就没了20万,西安一业主称160万买房,目前只值139万

跌惨了!半年就没了20万,西安一业主称160万买房,目前只值139万

火山诗话
2025-05-10 13:27:35
澳门这一夜,28岁于适秒了42岁韩星Rain,才知清爽和油腻的区别

澳门这一夜,28岁于适秒了42岁韩星Rain,才知清爽和油腻的区别

梦涵说体育
2025-05-10 09:14:23
深圳交警首次启用大型无人机,严管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

深圳交警首次启用大型无人机,严管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

南方都市报
2025-05-10 15:45:09
2025-05-10 18:44:49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多个空军基地及陆军医院遭到巴方破坏 印度最新回应

头条要闻

多个空军基地及陆军医院遭到巴方破坏 印度最新回应

财经要闻

沸腾了!中国,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体育要闻

这个老头儿,仍然是你们的头儿

娱乐要闻

李凯馨为录音风波道歉,网友不接受

科技要闻

雷军:我经历创办小米以来最难的一个多月

汽车要闻

破局者亿咖通 智向全球的科技“新势力”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vivo以18.2%的份额领跑W18周,华为、小米竟然完全相同

《GTA6》角色进化史!预告片对比泄露版细节大提升!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