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严跃进:买房一族也有幸福 不是所有人都压抑

0
分享至

网易研究局NO.482

作者|严跃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网易研究局专栏作家)

近期关于“买房后居民财富被掏空”的讨论较多,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很多人都认同这个观点,即买房前难,买房后也难。很多人成为了“房奴”,确实也有不吃不穿、勒紧裤腰带的极端一说。不过问题是,你可以不买房吗?或者你是否愿意租房呢?相信很多人还是乐意去买房。所以,围绕此类酸甜苦辣的购房心态,我们还是需要反思一个问题:买房,究竟图的是什么?

一、“买房压抑消费”的观点受关注

关于“买房压抑消费”的观点,源于一份高校的报告。11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8-2019)》。这份报告认为,中国消费者在房地产去库存中债务率大幅度上升,消费基础受到严重削弱。新一轮去库存将储蓄存款相对薄弱阶层的可利用资金,基本上全部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

这个观点实际上强调了两点。第一、这里提到的消费者更主要是一些存款规模不足的消费者,可以理解为收入水平不高、房价收入比偏高的消费者。第二、此类消费者的家庭支出中,绝大多数投入到购房市场。类似观点判断和实际的感受是比较类似的。

谈到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和此前市场上热议的“六个钱包”观点做对比。严格说,那个观点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思路正好是相反的,即其认为应该想尽办法去买房,即便是“啃老”。在今年4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央视节目中提到,只要六个钱包能帮你凑够首付的话,那么最好还是买房子。这里提到的“六个钱包”,实际上是指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六个钱包。这个观点当时批评声很多。

不过,购房变成“房奴”了,他们的心态是否很压抑?这个倒也不见得。往往在朋友圈会有人晒个买房交付钥匙的图片,然后配上文字“哎,从此沦为房奴人”。试问,这种心态难道是压抑的心态吗?我看未必,部分是幸福的心态,部分是“傲娇”的心态。

二、买房其实图五种需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五类需求”的概念。这个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这五类需求在解释社会心理和经济行为上有很好的作用。实际上买房是一种很复杂的行为,其在五种需求上都会得到体现,比当前居民家庭买车等行为要复杂多。第一、生理需求。买房其实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所谓实现“遮风挡雨”的目的,这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第二、安全需求,这种心理在所谓“丈母娘经济”中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大城市,类似心理需求会更加强烈。第三、社会需求。在现在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了,最典型的就是房产和户籍关系、教育资格等有很明显的挂钩。第四、尊重需求。这里可以理解一种现象,一个人买房,会在朋友圈晒“终于拿到钥匙了”、“终于拿到红本本了”。但很少有人会在租房后会晒一个“终于拿到钥匙了”的内容。第五、自我实现需求。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一种轻松感,即当一个人把30年的按揭贷款提前20年偿还了以后,那种心情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房子买了以后要图的东西很多,若是说抑制了消费,其实是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分析,即满足心理需求,这其实把住房归类到了“衣食住行”的范畴之中。而现在来看房子的概念,其实是需要归类到“房子、车子、票子”的概念之中的,大家考虑房子会有更多的想法。

三、买房一族也有幸福的

房地产市场本身没有对错,但是购房者的心态需要端正。与其批评房地产市场,倒不如反思目前的买房心态。同时需要从自身的情况来看待购房的行为。

从“买房挤压消费”的概念看,实际上要求我们具备“梯队消费”的正确理念。购房不是买白菜,买的是70年使用权的产品,成本高是必然的,这是难以改变的。所以要尝试逐级改善的做法,比如说先买小的再买大的、先买郊区的再买市区的、先买一手的再买二手房。这个道理不难,但实际过程中犯困的人很多。而从“六个钱包”的概念看,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部分家长还是很鼓励子女买房的,所以“啃老”的负面意义就减弱了。当然,建议不要把“啃老”当成理所当然的,关键是子女购房,应该懂得感恩和孝敬。

在实际过程中,不是所有的购房者都是压抑的,也是有快乐的。讲几种快乐的购房模式。第一、有部分年轻人购房其实没啃老,在大城市工作好多年,积攒了一些钱,买了两居室,倒也很不错。待生娃以后再考虑置换。第二、有部分年轻小夫妻愿意租房,日子过得也是和和睦睦的,周末也有闲暇时间去度假。第三、有部分年轻人工作努力,目标是为了有个自己温暖的家,生活倒也是“斗志满满”的。

所以说,买房本身也不需要背负太多负担,量力而行、因人而异。所谓“人生不止房子,还有诗和远方”。类似美好的人生描述,对于当前迷茫的购房者来说,也是需要体会的。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晓菊,让下属单位为自身私欲“买单”

郑晓菊,让下属单位为自身私欲“买单”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6-13 23:50:07
特朗普紧急开会,美国在中东调兵!伊朗:美参与袭击,正准备回应!伊空军高级军官被骗聚集开会,遭以军打击,司令等多人身亡

特朗普紧急开会,美国在中东调兵!伊朗:美参与袭击,正准备回应!伊空军高级军官被骗聚集开会,遭以军打击,司令等多人身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00:40:08
当全网都在玩梗的时候,江苏人已经忙挣钱了

当全网都在玩梗的时候,江苏人已经忙挣钱了

扬子晚报
2025-06-13 21:27:45
印度波音787坠毁真相曝光:副驾一个动作致242人丧生?

印度波音787坠毁真相曝光:副驾一个动作致242人丧生?

爆笑大聪明阿衿
2025-06-13 06:49:43
韩国民调75%民众讨厌中国?韩国教授:中国青年眼中根本没有韩国

韩国民调75%民众讨厌中国?韩国教授:中国青年眼中根本没有韩国

顾史
2025-06-13 21:36:16
收手吧!“资本家的丑孩子”,长的不行演技还烂,妥妥一个戏混子

收手吧!“资本家的丑孩子”,长的不行演技还烂,妥妥一个戏混子

坊闻本尊
2025-06-13 23:01:35
伟大的2-0!郑钦文轰5记ACE球,KO美网冠军进4强,创2大纪录!

伟大的2-0!郑钦文轰5记ACE球,KO美网冠军进4强,创2大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6-14 06:02:32
哈梅内伊声明:要彻底摧毁以色列政权!伊朗向以方向发射约150枚导弹!伊军称击落以战机并逮捕飞行员

哈梅内伊声明:要彻底摧毁以色列政权!伊朗向以方向发射约150枚导弹!伊军称击落以战机并逮捕飞行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06:41:13
显然,罗帅宇家属在造谣说谎

显然,罗帅宇家属在造谣说谎

郁风手记
2025-06-14 00:15:05
经济什么时候能够复苏呢?如果把真相说出来,可能有点扎心!

经济什么时候能够复苏呢?如果把真相说出来,可能有点扎心!

流苏晚晴
2025-06-13 19:27:26
印度空难,死亡乘客身份浮现:移民、高官、机长……

印度空难,死亡乘客身份浮现:移民、高官、机长……

陈意小可爱
2025-06-13 23:26:15
罗帅宇案,有10个地方让人细思极恐!

罗帅宇案,有10个地方让人细思极恐!

麦杰逊
2025-06-13 18:08:13
中国女篮46分狂胜波黑开门红 张子宇首秀18+7韩旭15分

中国女篮46分狂胜波黑开门红 张子宇首秀18+7韩旭15分

醉卧浮生
2025-06-13 21:24:53
黄仁勋回应任正非最新讲话

黄仁勋回应任正非最新讲话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13 22:47:36
“三床小孩才6岁,他肠道很好,切掉会死!”罗医生曝光恐怖内幕

“三床小孩才6岁,他肠道很好,切掉会死!”罗医生曝光恐怖内幕

美美谈情感
2025-06-13 22:43:28
伊朗公布首批秘密文件,以色列总能精准找到科学家,内鬼终于曝光

伊朗公布首批秘密文件,以色列总能精准找到科学家,内鬼终于曝光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6-13 16:33:57
郑钦文:我不是故意要摔倒两次的,只是我还不懂怎么在草地上奔跑

郑钦文:我不是故意要摔倒两次的,只是我还不懂怎么在草地上奔跑

懂球帝
2025-06-14 07:19:09
“罗帅宇事件”再引关注:有患者家属称,曾在湘雅二医院遇医疗事故

“罗帅宇事件”再引关注:有患者家属称,曾在湘雅二医院遇医疗事故

封面新闻
2025-06-13 20:26:24
45岁抗癌人李大去世!临终前吃冰棍告别,12岁混社会,两年赚百万

45岁抗癌人李大去世!临终前吃冰棍告别,12岁混社会,两年赚百万

裕丰娱间说
2025-06-13 11:12:53
南航“美女经理”:除了生理期就没闲过,两年半和上级开房410次

南航“美女经理”:除了生理期就没闲过,两年半和上级开房410次

就一点
2025-06-13 16:45:25
2025-06-14 08:40:49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场中东大战正进行中 伊朗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场中东大战正进行中 伊朗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财经要闻

楼市权威发声

体育要闻

世界第一和他背后的智囊

娱乐要闻

宋茜压轴风波升级!官方下场暗示顺序

科技要闻

一辆新车比特斯拉FSD都便宜,全行业陪葬?

汽车要闻

长城为了拿环塔冠军有多拼?魏建军在下一盘大棋!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时尚
亲子
手机

本地新闻

最近的打工人,都在熬夜看这剧逐帧学习职场小技巧

数码要闻

华尔街评价AMD最新算力芯片:仍要“战未来”

在时尚中国之夜,共赴荣耀东方时刻

亲子要闻

夏季宝宝防暑误区:这 3 种 “降温神招” 其实在坑娃!

手机要闻

苹果 iOS 26 新特性:支持 iPhone/安卓手机跨平台 eSIM 迁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