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晚婚晚育的代价

0
分享至

文/元淦恭

晚婚晚育的代价对许多50后而言,晚婚晚育,最大的代价并不只是没有孩子的结婚压力未能咬牙提前多买房,而在于几乎让自己的孩子丧失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上车”的可能。

2018年即将过去,1958年出生的男性,1968年出生的女性,都到了退休年龄。“50后”、“60后”全面进入“退休时间”,这一个世代的财富晚景,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注脚。

改革开放四十年,依照不同的分割方法,不少人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个阶段。然而,对于中国的城市居民而言,最重要的立竿见影的分水岭无疑是1998年,这一年,中国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房地产市场从此启动。

时至今日,“房子”撩动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始终是公共舆论的最大焦点。

1998年以后,房价上涨的大趋势始终没有改变,即使偶有回调,幅度也相对有限。尤其是2008年“四万亿”带来的宽松之后,全国各线级城市房价皆一日千里,除了极个别行业极个别企业的从业者,已经没有人的收入能够跑赢房价。相对于收入,房子太贵,房子早已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资产。

这时候,人们意识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对于“50后”、“60后”而言,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房子的差距。

40年前,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走入校园,成为“天之骄子”,因为极低的录取率和包分配的政策,这些大学生中哪怕是大专的,都有了和其他没上大学的人全然不同的命运。

然而,从整个国家的大盘子来看,50后、60后群体累计上过大学的也不过几百万,而他们的人口基数超过3亿,也就是说,98%以上的50后、60后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连大专都没上过顶多上过夜校、技校等)。

50后、60后一代人,固然有政界、商界的巨擘,但那是极个别。大多数50后、60后的人生轨迹,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顶替或者分配进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运气好的话,在这个单位呆到退休,运气不好的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潮中下岗,可能找到工作,也可能买断工龄之类一直熬到退休年龄再开始领退休金。

然而,虽然这一个世代内部的收入绝对差距并不大,但财富积累水平却可能有天渊之别,这一切都是因为房子。

其实,对50后、60后的世代而言,房价收入比其实从来也没有低过,这和70后是完全不同的。70后赶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起飞和加入WTO之后的增长红利,毕业时的收入起点就比同期的50后、60后要高得多,反而从纯粹现金的意义上,70后一代经历过一段房价收入比相对较低的黄金时期。

然而,70后中只有个别人赶上了住房实物分配,而50后、60后获取房产的主要形态就是住房实物分配和98房改。

一家人分没分过房子,是夫妻双方都分了,还是只有一方分了,分别分了几套房子,这是构成50后、60后城市居民资产的底色。而有没有赶上过拆迁,又带来第二重机会,如果经历过拆迁带来的“一赔二”、“一赔三”,那就相当于本来分房子的红利又有了一个乘数。

但这还不是50后、60后乃至他们子女资产状况的全部答案。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提倡“晚婚晚育”。2015年中国实施普遍“二孩”,“晚婚晚育”政策宣告终结。然而50后、60后中选择“晚婚晚育”的那帮人现在发现,选择晚育有着极其沉重的财富代价。

50后的爹、90后的娃和60后的爹、80后的娃,完全是天渊之别。50后即算工作比60后早,但他们先工作的七十年代物质极其匮乏,因而50后比60后并没有多存下什么钱,甚至晚工作的60后,在参加工作时的收入基数还随着时代进步而水涨船高。(事实上到今天因为各种原因新入职的年轻人收入高于老人也是常态)。

换言之,50后一般并不比60后有钱,更遑论和70后相比,要是遇上下岗潮的,就更惨了。

而晚婚晚育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也小。如果50后的孩子是70后末期到80后初期,如果上个本科甚至专科(这个世代的大学入学率已经高了很多),2000年前后毕业,工资收入一般也不会低于父辈。

在当时的条件下,父母有点积蓄,孩子再努力一把,东拼拼西凑凑,哪怕是一线城市的房子首付,也是给得起的。

然而,如果同样情况,孩子是85后甚至90后(55年以后出生的人响应政策晚婚晚育到30岁以上孩子就可能是90后),那可就惨了。

对于50后而言,2001年到2010年如果在就业状态能够多存多少钱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这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加起来也就是120558元。从技术上来看,一对夫妇这十年加起来能多存20万,就是很牛×的事了。

然而,2010年才比2000年多20万,对买房有什么用呢?遑论早婚早育的这十年里孩子都挣了10年前很多自己都能挣这个数了,而晚婚晚育的这十年里还在养孩子。这一进一出的出入,那本身就是几十万了。

50后、60后的城市居民,真正自己买过商品房的其实并不多。他们买过的第一套商品房,往往就是为孩子准备的婚房。

可能很多人会质疑我上面的论述,孩子是90后的50后难道不能在2000年房价还低的时候就买房吗,非得等到孩子长大?

问题就在于此。2008年房价起飞之前买房的世代,很多人都是以自己的钱为主,以父母的钱为辅。但随着房价飞涨,90后世代几乎丧失了“以自己的钱为主、以父母的钱为辅”的理论可能性。

一般而言,65后甚至70后的父母普遍比50后的经济状况要好得多,父母是50后的90后初出社会,所面临的竞争之残酷,更是其他世代不可比的。

对许多50后而言,晚婚晚育,最大的代价并不只是没有孩子的结婚压力未能咬牙提前多买房(孩子还在上中学还要上大学真的手上存了几万十万二十万也不敢随便拿来买房),而在于几乎让自己的孩子丧失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上车”的可能。这晚婚晚育的一念之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有意思的是,分房子分几套也好,能不能遇到拆迁也罢,对多数50后60后而言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而只有早婚早育这一条,才是自己可控的。

人啊,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本文转自“元淦恭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加入WTO后(2002-2023年),累计贸易顺差约9.3万亿美元

加入WTO后(2002-2023年),累计贸易顺差约9.3万亿美元

高博新视野
2025-07-06 21:25:21
上交大学生被校外人殴打后续:被打男生拒不和解,疑打人者曝真相

上交大学生被校外人殴打后续:被打男生拒不和解,疑打人者曝真相

文雅笔墨
2025-07-04 09:56:37
肖华担任军区政委,韩先楚叫他老首长,肖: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

肖华担任军区政委,韩先楚叫他老首长,肖: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

老谢谈史
2025-07-07 15:41:36
形势到底有多严峻?报社57岁老编辑不要社保也想再工作几年…

形势到底有多严峻?报社57岁老编辑不要社保也想再工作几年…

慧翔百科
2025-07-07 15:39:35
2008年,北京老光棍买下火葬场旁荒地,15年后殡葬巨头傻了

2008年,北京老光棍买下火葬场旁荒地,15年后殡葬巨头傻了

灿烂夏天
2025-07-04 17:39:41
曝麻六记发不起工资,多位骨干纷纷离职,小玥儿消费水平也下降!

曝麻六记发不起工资,多位骨干纷纷离职,小玥儿消费水平也下降!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7-07 13:52:09
节目停播即失业,从主持人到“精神病”,李维嘉到底经历了什么

节目停播即失业,从主持人到“精神病”,李维嘉到底经历了什么

逍遥史记
2025-07-03 10:19:23
最新通报:上海一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最新通报:上海一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上观新闻
2025-07-07 20:12:09
外媒惊呼,人类第一个“电力帝国”来了?

外媒惊呼,人类第一个“电力帝国”来了?

智谷趋势
2025-07-06 10:46:06
女子拖欠大学生家教费后续!身份曝光,扒出大瓜,更多受害者出现

女子拖欠大学生家教费后续!身份曝光,扒出大瓜,更多受害者出现

老白观天下
2025-07-05 08:23:24
华为回应盘古Pro MoE抄袭质疑:基于昇腾平台开发,合规引用开源组件

华为回应盘古Pro MoE抄袭质疑:基于昇腾平台开发,合规引用开源组件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12:42:04
朝鲜外交官叛逃韩国后爆出金家“猛料”:金正恩有个“特别之处”

朝鲜外交官叛逃韩国后爆出金家“猛料”:金正恩有个“特别之处”

阿器谈史
2025-01-30 19:45:50
交通部暗访天津,发现问题隐患95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突出问题1项

交通部暗访天津,发现问题隐患95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突出问题1项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7 14:51:55
五常之耻,英国军队有多虚?谁家的国防,需要全依赖另外一个国家

五常之耻,英国军队有多虚?谁家的国防,需要全依赖另外一个国家

历史有些冷
2025-07-06 20:00:03
山东成立新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明确

山东成立新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明确

凤凰网青岛
2025-07-07 19:45:41
中方向印方提出交涉

中方向印方提出交涉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7 15:54:05
留给以色列时间不多了,伊朗最多买150架歼10:还要打包生产线?

留给以色列时间不多了,伊朗最多买150架歼10:还要打包生产线?

boss外传
2025-07-06 19:30:03
【市媒关注】改革进行时 | 从“天开速度”到“天开温度”

【市媒关注】改革进行时 | 从“天开速度”到“天开温度”

网信津南
2025-07-07 19:42:29
一路走好!3天时间,6位明星名人传死讯,最年轻者仅21岁

一路走好!3天时间,6位明星名人传死讯,最年轻者仅21岁

叨唠
2025-07-07 00:01:07
诸葛亮《出师表》残稿被发现,碳14鉴定为真迹,这水平赶上王羲之

诸葛亮《出师表》残稿被发现,碳14鉴定为真迹,这水平赶上王羲之

幸福娃书画苑
2025-07-03 10:30:44
2025-07-07 21:35:00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10%的新关税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10%的新关税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特朗普要发关税函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如何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投资大佬一语扎心:中国机器人"可悲"现状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英特尔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Arrow Lake Refresh” CPU 系列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手机要闻

华为新备案电池出炉:高硅单电芯加持,疑似下半年新机搭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加沙停火首轮间接谈判无果而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