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2027年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社科院:亟待新应对策略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生 张贺娟 北京报道

中国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吗?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长期的低生育率会导致高度老龄化和人口衰退,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多重挑战,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

上述报告称,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量)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经势不可挡,从现在开始亟须开展研究和进行政策储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根据多地发布的预测数据,二孩出生数量在2018年很可能出现明显下降。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匡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计,2018年出生人口规模在1500和1600万之间,比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的数量,减少100万以上。

而近期多个地方的调研也显示,2018年的出生人口降幅明显。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间点甚至可能会比2027年提前。

人口负增长时代加速到来

上述报告指出,对于中国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最大的人口事件,莫过于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

报告指出,根据联合国方案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

但是,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2065年人口减少到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换句话说,再过七八年之后,中国人口就要负增长了,这对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会使得人口抚养比,特别是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这将导致经济增速放慢。”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研究员高文书指出,“过去多年经济增长快,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人口抚养比低。但是,从2013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数下降,人口抚养比环比上升,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数据显示,1949-1969年,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6左右。1980年,总和生育率只有2.31,1996年降到1.8以下。而学界估算,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1.6。

近期,宁波、青岛、聊城等地公布了2018年出生人口的预期数字,这些城市均预期将出现人口出生数字大幅下降的情况,尤其是二孩数量下降明显。这或许导致全国人口负增长时间提前。

宁波市卫生计生委近期发布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预报数字显示,2018年宁波市户籍人口出生数为4.4万人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0.9万人左右,降幅为16.98%。

青岛公布数字显示,预计2018年青岛户籍人口出生9万人左右,比上一年户籍人口出生的11.57万下降22.2%。2018年1-11月份,青岛全市户籍出生81112人,同比减少21737人,降幅达21.1%。其中一孩出生减少8.8%;二孩出生减少29.0%。

另外,山东聊城卫计委数字显示,从2018年1-11月份,聊城市上报出生的人口数量为64753人,其中二孩出生40782人,占出生总量的62.98%,降幅为35.83%。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认为,如果以上数字确实,那么人口出生放慢明显。“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育儿负担重,制约的综合性因素仍很多。”

亟待新的应对策略

目前,各地统计部门已经对二孩生育不理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生活成本和养育负担影响了生育。

其中四川社情民意调查网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省群众生育二孩意愿不强,在有生育二孩条件的受访者中,表示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为20.5%,较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时的2016年略降0.3个百分点,而明确表示“不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较2016年上升8.7个百分点。

另据四川省统计局人口处在2018年7-8月开展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调查, 2018年四川城市、镇、乡村三级村级单位登记的怀孕人数,较2017年同期出生人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综合来看,目前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有所放缓。打算生育二孩和已生育二孩的受访者中,表示生育二孩会增加生活压力的比例分别为86.0%和87.7%,与2016年比,分别明显上升5.7和14.7个百分点。经济压力、精力消耗、看护压力是生育二孩的三大压力。

陆杰华告诉记者,由于结婚年龄和初婚年龄推迟,一孩和二孩数量都在快速下降。“下一步关键,是要有友好的生育政策,不要让社会成本增加而影响生育。”

而随着中国人口出生数量快速下降,超低生育率水平可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挑战,需要有应对策略。

上述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从物质基础、人力资本、技术、制度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积极应对新的人口挑战,充分挖掘人口发展潜力,及时防范人口风险。

其中,未来中国人口抚养比会快速上升,需要有应对措施。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来测算。

上述报告指出,中国人口抚养比的拐点在2011年,抚养比从前一年的34.2变为34.4,结束了30多年的下降过程。2017年人口抚养比达到了37。未来40年,少儿抚养比稳定在22-25之间,但是老年抚养比一直到2060年之前都是上升状态。2032年,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回升到51左右的水平,其中老年人占56%。

关信平认为,随着出生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会快速上升。“应对的办法是加快创新的步伐,让技术来代替部分劳动力,这个时候要发挥教育的作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3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炸了、炸了、真炸了!

炸了、炸了、真炸了!

汽车大片分享
2023-05-29 21:30:02
俄乌开出停火条件,各有4项诉求

俄乌开出停火条件,各有4项诉求

直新闻
2023-05-29 20:55:34
中国足协最新消息

中国足协最新消息

优秀的付大仙
2023-05-29 20:32:55
斯帕莱蒂确认离任:那不勒斯值得最好的教练,我还没准备好

斯帕莱蒂确认离任:那不勒斯值得最好的教练,我还没准备好

直播吧
2023-05-29 22:55:07
米兰锁前四意甲欧冠四队出炉:那不勒斯&国米&拉齐奥&米兰

米兰锁前四意甲欧冠四队出炉:那不勒斯&国米&拉齐奥&米兰

直播吧
2023-05-29 04:53:06
全‮范国‬围内‮记登‬通知‮发引‬社会热议,代表什么?

全‮范国‬围内‮记登‬通知‮发引‬社会热议,代表什么?

汇丰美术
2023-05-29 22:08:13
呼格案:共和国最痛心冤假错案,18年后平反,司法系统27人遭追责

呼格案:共和国最痛心冤假错案,18年后平反,司法系统27人遭追责

玛卡巴卡的皮卡
2023-05-16 15:23:44
娱乐圈再传噩耗,又一明星离世

娱乐圈再传噩耗,又一明星离世

莫说娱乐
2023-05-29 21:40:44
全国唯一的正部级市委书记,是他!

全国唯一的正部级市委书记,是他!

市直小兵
2023-05-29 12:08:11
台湾“爷孙恋”大反转!遗产争夺战正式打响,林靖恩的假面被撕碎

台湾“爷孙恋”大反转!遗产争夺战正式打响,林靖恩的假面被撕碎

我是愈姑娘
2023-05-28 15:02:19
孙颖莎夺冠空欢喜!国际乒联官宣,陈梦因祸得福,刘国梁一针见血

孙颖莎夺冠空欢喜!国际乒联官宣,陈梦因祸得福,刘国梁一针见血

二哥聊球
2023-05-29 19:22:14
巴西著名预言家预言:2023年6月将会发生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巴西著名预言家预言:2023年6月将会发生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火宗君讲奇闻
2023-05-29 22:01:13
欧洲天然气价暴跌92%!或很快0元以下求人买,能源怎不危机了?

欧洲天然气价暴跌92%!或很快0元以下求人买,能源怎不危机了?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3-05-29 21:44:40
温铁军教授警告:战争已至,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温铁军教授警告:战争已至,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一叶菩提1987
2023-05-29 22:00:47
2001年,马向东被执行死刑前一张罕见的留影

2001年,马向东被执行死刑前一张罕见的留影

老四讲事
2023-05-29 11:27:39
以色列人宣布对驻叙俄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以色列人宣布对驻叙俄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冠世
2023-05-29 21:33:08
小麦烂在地里,收割机被拦在高速:河南官员正在失去现实感知力

小麦烂在地里,收割机被拦在高速:河南官员正在失去现实感知力

城市的地得
2023-05-29 14:29:00
2023年度地产上市公司50强

2023年度地产上市公司50强

证券市场周刊
2023-05-29 17:19:39
摔了赔不起?曝舟山65岁以上老人不能骑公共自行车,网友:管理者谨慎过度

摔了赔不起?曝舟山65岁以上老人不能骑公共自行车,网友:管理者谨慎过度

可达鸭资讯
2023-05-29 18:15:10
杀妻喂鱼的副省长

杀妻喂鱼的副省长

苍山有雪
2023-05-15 18:38:17
2023-05-30 05:26:44

海南房产

地产工程,到了做选择的时候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或退费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或退费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法网首轮大冷门!11号种子79分钟速败出局,仅得4局遭对手横扫

娱乐要闻

洪欣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捞金

科技要闻

外媒:马斯克或本周访问中国 系3年来首次

汽车要闻

年轻人也爱“老钱”风?静态体验全新凯迪拉克CT6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游戏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风高质感住宅,大气有格调

艺术要闻

看这些树影带给梵高多少慰藉,大都会聚焦“梵高的柏树”

亲子要闻

90后带娃有多炸裂?主打的就是一个“敷衍”,谁还不是一个宝宝呢

亚运会AD疑似为JKL

军事要闻

驻韩美军战机大象漫步 型号相当繁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