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降准重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发力)
民企、小微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政府“牵挂”的一大重点。新年伊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月4日接连考察中行、工行和建行三大国有银行,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总理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央行当日很快落地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
去年,尽管央行进行过多轮定向降准,但一直未动用全面降准。之所以如此,既是为了探索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作用,实现对小微企业、三农、债转股等“精准滴灌”,同时也是出于避免释放混乱政策信号、引发市场误读的考虑。毕竟去年金融强监管、去杠杆持续发威,而在普通大众的认知中,降准又往往与“大水漫灌”联想在一起,如果让市场认为监管部门在推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大放水,这不仅会降低政策公信力,也不利于引导市场预期。
从用定向降准替代全面降准,到重提全面降准,其背后反映的是经济稳增长的需要。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仍然在加大。从历史经验和国外通行做法看,经济下行期就需要出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予以对冲,即加大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支出、提高民生保障投入、减税降费等手段实现;相应的,货币政策的扩张,就是通过多种政策工具实现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环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既然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营造宽松充裕的低利率流动性环境。而降准作为总量型宽松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有回归其全面降准的本源,才能在稳增长时发挥更大的“托底”经济的效力。
此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市场对全面降准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近期,有不少券商分析师指出,考虑到经济稳增长和春节前基础货币缺口巨大等因素,需要通过全面降准及时补充流动性。因此,全面降准的落地,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大水漫灌,在当下的背景看,全面降准将更多地发挥抑制经济增速下滑、补充基础货币投放缺口的对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