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土地改革进入关键窗口期 "以地谋发展"已走到尽头

0
分享至

(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 土地改革进入关键窗口期 “以地谋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

本报记者 宋兴国 北京报道

导读

城市化成本、城市发展的融资成本正在快速上升,土地的估值和升值情况难以支撑地方债务的偿还,以土地促城市化的模式已不可持续。

农村土地改革进入关键时间节点。

在法律制度层面,2018年12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意味着“上层建筑”即将迎来变化。

在实践试点层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被认为还应进一步深化,“三块地”试点将再次延期一年。

在这一关键的时间点上,土地改革方向在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副部长刘守英。

刘守英认为,“以地谋发展”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土地改革正迎来最关键的窗口期。而农村土地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的完整一致,将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的权利打通。

以地谋发展弊端显现

《21世纪》:你在新书《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中提到,中国“以地谋发展模式的弊端显现”,这些弊端具体是指什么?何以判断走到了尽头?

刘守英:以地谋发展模式有三种特征。

第一是“以土地保增长”,通过施行土地征收制度,地方政府独家土地出让,对有发展机会的区域,以土地宽供应促增长。第二是“以土地促工业化”,就是在园区优化工业用地配置的方式来推动工业化,具体就是在园区以土地优惠作为招商引资的普遍手段,吸引企业,并以土地为工具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以土地促城市化”,就是以土地招拍挂制度和土地抵押融资,将土地资本化,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

这种模式走到尽头,主要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土地的经济发动机功能减弱,土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2010年和2013年。数据显示,2010年之后,增加土地供应对GDP拉动的边际作用开始减弱,经济增速开始下滑。而2013年之后,整体土地需求下降,全国整体土地供应量也开始下滑。这种表现的本质在于,经济发展从周期性变化转变为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变化。

二是利用土地促进园区工业化的模式正在失灵。我国工业用地比重从2006年的50%下降到2015年的23%,而且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用地产出的增长率正在下滑。

东部地区从2004年开始,工业用地占比先一步下降。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是东部地区的工业用地存在结构性问题,大量存量工业用地没有得到有效使用,因此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指标把控相对较严;其次是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较早,用地需求有所变化,不再过度依靠这一模式。

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同样是从2004年开始工业用地的供应量增加。但中西部地区的问题在于,当地依靠园区低成本工业用地供应的模式,所带来的招商引资、就业、税收等方面增长效率不如东部地区。

三是以土地促城市化的模式,正在酝酿金融风险。城市化的核心是资本来源,是建设城市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国上一轮的快速城市化,跟这套土地制度密切相关。在这套模式下,城市化资本来源主要是利用土地招拍挂制度和2008年开始的土地抵押融资模式两种方式。

这套模式正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城市化的成本正在快速上升,征地拆迁和城市建设支出在土地出让总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其次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地方政府债务中接近一半是承诺用土地偿还,而土地的估值和升值情况难以支撑债务的偿还;最后是城市发展的融资成本也在快速上升。

因此,以土地促城市化的这套模式,从目前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21世纪》: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到了改革的关键窗口期?

刘守英:这要从城市和农村两个角度去看。

首先,土地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服务我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于这套政府主导的以地谋发展的模式而言,继续推行下去的收益下降,成本和风险上升,各方对这套模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改革的阻力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其次,农村土地改革要不要进行,要怎么进行。以前那套模式,主要是为了城市发展可以低成本地快速地大面积地获得土地,对农村土地的限制较多。而随着农村大量产业和业态的变化,如何保障新型农业业态的用地?如何保障农村产业用地?对于类似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区域,是不是还要全部走征地城市化模式?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对农村发展的用地空间和用地权利更好地保障,这就是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体现。

“三块地”为何再延期

《21世纪》: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三块地”改革再延期一年的决定,为什么还要再延期?

刘守英:这与这次改革的特点有关。这次改革的一大特点是,全国人大在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使得当地试点具有了合法性。因为试点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是与现行法律相冲突的,在法律修改尚未完成的背景下,试点到期后很难说停止改革回到现行法律框架下,因此延期就成了必然。

《21世纪》: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从过去每个县域只探索一块改革,变为了联动改革,尝试在试点地区把“三块地”改革打通,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改变?这是否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刘守英:我认为与“三块地”改革的核心有关。应该认识到,整个农村的土地权利体系本来就应该是一体的、完整的。差异无非是有的是建设用地,有的是宅基地,有一些土地通过征收获得,有一些通过市场机制进入市场,这是机制上的差异,是用途分类上的差异。

但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土地权利体系的建设,就是基础性的权利体系建构。从试点情况来看,单纯地试验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或者征地制度,很难推动整体权利体系的建构。

如果只试点宅基地,那宅基地是不是集体建设用地?如果是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外多出来的部分作为建设用地,能不能入市?同样的道理,另一个问题就是征地,可以说征地制度本身跟建设用地入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征地范围势必要缩小,反之亦然。

因此,“三块地”改革的前提其实应该是先有对权利体系的整体认识,“打通”其实是改革思路的一个变化。

另外,在打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各试点地区的“三块地”改革,在各自的领域进度不一。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土地需求类型不同、历史原因造成的土地结构不同有关,这导致了各方在改革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对改革的迫切性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对改革这套制度有没有用、有没有必要认识不足。这是应该通过打通“三块地”改革来明确和统一认识的。

宅基地制度安排滞后于时代

《21世纪》:在这次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内容中,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较少,也有人认为宅基地制度改革进度较慢,为什么?

刘守英:宅基地具有非常特殊的制度设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按成员权获得、土地由集体无偿分配、实际上不承认宅基地财产权和在本村内部封闭运行。

从表面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宅基地制度在不同的区域遭遇完全不同的问题。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城中村地区,是在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背景下,农民利用免费分配的宅基地改成多层住宅,突破法律“一宅一户”的限制用于出租和入市的问题。对于中西部和广大农村而言,是举家进城的农户在城镇有稳定的工作和居所后,造成的宅基地闲置问题。

因此,对于宅基地制度到底要怎么改,目前一直有争论。有观点认为,宅基地是农民的居所,是生活资料。通过现行的这套独特的宅基地制度,对保障农民居住,维持社会稳定而言是有效的,是农民进城后的退路。在这种观点下,大多数地区是没有宅基地改革需求的,仅在少部分地区,需要把“被搞乱”的宅基地制度改好。

我认为,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宅基地问题的本质在于,这套特殊的制度安排,在不同区域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失效了。

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这种失效最主要表现在于,宅基地作为一类土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产价值显化,但现行制度无法保障。在土地财产价值显化以后,制度安排是以保居住功能为主,还是保财产功能为主?如果要保护居住功能,那么就要坚持无偿分配、按成员获得、封闭运行等上述特殊性的制度安排。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制度安排已经无法继续,相关法律在这些地区近乎失效。首先,东部沿海土地紧张,土地价值很高,很多集体已经不再无偿分配宅基地;其次,很多农民加盖房屋,一户一宅难以实现;最后,很多进城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实际租住的房屋,就是盖在当地城中村和郊区农村宅基地上,外村人已经进入了这个封闭市场。因此,在这些地区解决宅基地问题的方法,只能使用宅基地财产权去置换上述的这些特殊权利。

对于传统农区而言,有着村庄破败、空间混乱、房屋闲置、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实际上也是这套制度不能适应传统农区的变化,导致了制度失效的结果。第一,宅基地并没有和承包地一样实行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制度,只要拥有成员权,增加一户就可以分到宅基地盖房,这导致了对集体公地甚至耕地的占有,宅基地体量不断增大;第二,由于是无偿获得,使得农户只要有钱有权就会加盖房屋,在一些区域造成浪费;第三,由于农民实际上只拥有居住权,财产权缺失,不能(对外)出租、转让和交易,进城农民不愿意无偿退出。

打破宅基地制度的“特”

《21世纪》: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守英: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实际上就是在破解这套制度的“特”,这要从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各自的权利和制度设置去看待。

首先是所有权。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应该和承包地的集体所有权有所不同,需要一个集体组织作为载体去实现。为什么呢?因为宅基地的建设和整理,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进行。有这样一个代表全集体农民的载体之后,第一可以成为宅基地没有到户的农民,他们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利实现的主体;第二,可以对村庄建设的宅基地、建设用地规模作出规划,保证土地价值的实现;第三,土地的归集整理,可以由这个载体来完成。

其次是资格权。就是过去的集体成员权,具体是指只有集体成员可以对本村宅基地有初始的获得权,但资格权只是指集体成员有权获得宅基地,获得方式如何、有偿还是无偿,目前还没有定论。

我认为,不能无止境地对集体成员无偿提供宅基地。可以参考承包地,对此按时点划断:设定的时点前的集体成员,可以无偿获得宅基地,在这个时点后的集体成员,获得宅基地应该有偿。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虽然参考了承包地的时点划断,但也有不同——承包地是无偿获得的。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承包地的用途是受到管制的,而宅基地没有,即使只作为居住用途,其土地价值也要远远高于承包地。

最后是使用权。过去农民对宅基地没有使用权只有居住权,而现在提出农民对宅基地也拥有财产权,其核心就是使用权。使用权如何设置?应当是一种用益物权,应当允许农民对宅基地可以使用、收益、转让、交易和抵押,这样才能真正盘活宅基地。而且范围应当对闲置的宅基地和正在居住的宅基地一视同仁,拥有共同的财产权。

总的来说,农村土地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的完整一致,设计应该是非人格化的,每个成员权利的获得应该是平等的。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的权利要打通。这就要求在制度设计上,要正视这些“特”、解决这些“特”,把“特”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再回到征地等一般性问题上。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3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确定离队!内马尔拒瓜帅邀请,3500万加盟同城死敌,大巴黎留不住

确定离队!内马尔拒瓜帅邀请,3500万加盟同城死敌,大巴黎留不住

绿茵bug
2023-06-10 15:40:27
董思槿最新艺术照曝光!这颜值和身材打个85分,应该没问题的吧!

董思槿最新艺术照曝光!这颜值和身材打个85分,应该没问题的吧!

素素小昕园
2023-06-10 13:51:53
实锤!卡霍卡夫大坝被毁找到新证据,看看涨水细节就知道是谁干的

实锤!卡霍卡夫大坝被毁找到新证据,看看涨水细节就知道是谁干的

太空锅炉
2023-06-10 20:14:44
他祸乱沙俄,迷倒无数贵妇,生殖器被认为是人类中最大被保存至今

他祸乱沙俄,迷倒无数贵妇,生殖器被认为是人类中最大被保存至今

魏惊蛰
2023-06-09 15:27:26
中国GDP“第一区”,迎来新任一把手

中国GDP“第一区”,迎来新任一把手

政知新媒体
2023-06-10 19:47:02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民营经济大发展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民营经济大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10 13:37:49
门事件翻转:董小姐非情愿三人,将胡总当成心爱宝贝!

门事件翻转:董小姐非情愿三人,将胡总当成心爱宝贝!

王者娱乐漫画
2023-06-10 16:47:42
不服不行!6月10日傍晚,军部“老虎”被查,中央反腐真给力

不服不行!6月10日傍晚,军部“老虎”被查,中央反腐真给力

软饭硬吃的东哥
2023-06-10 18:50:54
已通知所有成员国!俄将在150天后退出这一条约

已通知所有成员国!俄将在150天后退出这一条约

看看新闻Knews
2023-06-10 14:30:31
印度拒绝加入北约,印外长:看到中国尊重,才考虑让中印关系更好

印度拒绝加入北约,印外长:看到中国尊重,才考虑让中印关系更好

田柳 Talk
2023-06-10 18:00:54
ChatGPT:中国若是联邦制,各省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

ChatGPT:中国若是联邦制,各省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

ChatGPT问答库
2023-06-10 09:20:42
江西就“鼠头鸭脖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

江西就“鼠头鸭脖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

新京报
2023-06-10 17:41:09
这种水果正大量上市!但千万别多吃,后果可能很严重

这种水果正大量上市!但千万别多吃,后果可能很严重

中国反邪教
2023-06-10 12:18:59
沈阳菜市场3死命案细节曝光 被害者跪地求饶 凶手妻子却一旁喊杀

沈阳菜市场3死命案细节曝光 被害者跪地求饶 凶手妻子却一旁喊杀

社会观察员吴洺
2023-06-10 18:10:40
吴京:和杰森斯坦森同台太尴尬,对方全程戴墨镜,多次搭话都没理

吴京:和杰森斯坦森同台太尴尬,对方全程戴墨镜,多次搭话都没理

仙人掌说娱乐
2023-06-09 17:52:27
上海电影节费翔撞脸方中信,周润发老态龙钟,明星怼脸生图曝光

上海电影节费翔撞脸方中信,周润发老态龙钟,明星怼脸生图曝光

娱乐的小灶
2023-06-10 14:19:30
学生妈妈跳楼去世头七,家人悲痛发声,公开一家三口合影惹泪目

学生妈妈跳楼去世头七,家人悲痛发声,公开一家三口合影惹泪目

姜茶茶一定能行
2023-06-10 19:15:58
2-1!广州队9轮后终获中甲首胜,全校班10分钟2球,换帅如换刀

2-1!广州队9轮后终获中甲首胜,全校班10分钟2球,换帅如换刀

我爱英超
2023-06-10 17:47:41
热热热!最高温飙至45℃!雷暴大风!这些地方警惕

热热热!最高温飙至45℃!雷暴大风!这些地方警惕

环球网资讯
2023-06-10 13:37:23
歌手高雄因病去世,前一天还约好看演出,因咳嗽致肺部感染!

歌手高雄因病去世,前一天还约好看演出,因咳嗽致肺部感染!

缘木不求娱
2023-06-10 17:02:00
2023-06-10 22:44:49

海南房产

城投拿地退潮!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称乌军正对俄军采取"反攻"行动 但拒透露细节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称乌军正对俄军采取"反攻"行动 但拒透露细节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天下第一的约基奇,他有机会赢得更多

娱乐要闻

《变形金刚7》全片5个白人角色4个是丑角

科技要闻

微软与 OpenAI,远没有看起来「亲密无间」

汽车要闻

一辆“假”SUV 竟是超跑玩家的终极归宿

态度原创

时尚
亲子
教育
旅游
军事航空

众影星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 最大惊喜令观众感动

亲子要闻

夏天照顾宝宝,家长需要做好4件事,助力宝宝健康成长不遭罪

教育要闻

高考结束后,这些考后事项非常重要,请转给考生和家长

旅游要闻

考完就出发!毕业季旅行,给青春一点仪式感

军事要闻

俄方:乌军豹式坦克等装备在反攻中被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