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中国财政70年:收入从60亿到26万亿

0
分享至

(原标题:中国财政70年:收入从60亿到26万亿,高增长背后有哪些经济密码)

财政收入是经济晴雨表。新中国成立70年间,财政收入从62亿元增至约26万亿元,增长4100多倍;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增至约30万亿元,增长了4400多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折射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的大国,其中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非常重要。

第一财经通过对近70年经济数据梳理发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与经济增长趋同。

“国家财力逐步增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政府有强大财力是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说。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占GDP比重随改革变化

从历年GDP和财政收入增速看,经济增长越快,财政收入增长越快,反之则越慢。

1950年我国财政收入约62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窄口径,仅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升至183352亿元,后者是前者的约2956倍。如果加上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75404亿元,那么2018年财政收入达258756亿元,是1950年财政收入的4173倍。

财政收入走势,折射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财税体制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财力分散薄弱,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这反映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维持在较高水平,1960年达到39.3%最高点。

1978年以后,改变了经济管理体制中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财政分配开始“放权让利”,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企业和个人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分配比重提高,政府收入比重下滑。1978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下滑,从31.1%下滑至1993年的12.3%。

施正文称,这一时期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迅速下降,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甚至向地方借钱过日子。这导致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大幅下降,全国无法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推出历史上最具深远影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此前的财政包干体制。

1994年推出的分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大、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体制改革。它正确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企业平等竞争。

叶青表示,分税制改革后,保证中央和地方收入的稳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提高,这跟中国体制机制变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受这次改革影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995年触及历史10.3%最低点后,逐步上升至2013年(注:按统计局同口径,财政收入仅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点22.7%。

2013年之后,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减税降费规模越来越大,2019年达到历史罕见的2万亿元。受减税降费影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有所下滑。2018年这一数字降至20.3%。


财政收入步入中低速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受此影响和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财政收入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也进入中低速增长。2013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开始逐步放缓至个位,2018年为6.2%。

“由于经济体量和财政收入基数大,6%左右的增长依然是较高的数字。近些年为了给企业减负,减税降费力度越来越大,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滑,但企业负担减轻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施正文说。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近70年税收收入的变化背后也折射出税制改革的影响。

以目前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为例:

1984年增值税正式成立;1985年增值税收入约148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约7.2%,此后比重逐步提高;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完善增值税制度为主,增值税征收范围扩大;2004年开始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经济,2009年固定资产进项税可全额抵扣,增值税占比逐步下滑。

随着2012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到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开,增值税占比从2015年最低值24.9%提高至2018年39.3%。随着新一轮增值税制度深化改革启动,减税和税制完善成为最大亮点,增值税税率大幅下调,进项抵扣范围不断扩大,增值税占税收收入比重有望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从支出角度也反映着中国经济结构和财政角色的变迁。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属于生产建设性财政,国家承担着发展工业、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基础设施等建设重任,财政用于这方面支出比重较大。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转变为公共财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保障类支出比重不断加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普遍超过30%,最高的年份超过50%,1978年这一比重为40%。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比重逐步下滑后趋于稳定,2006年为12%。

与基本建设支出占比下滑相反,财政用于民生保障类支出占比不断提升,不少省份民生保障类支出占比达百分之七八十。

比如,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22.1万亿元,其中教育支出约3.2万亿元,占比约1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约2.7万亿元,占比约12.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约1.6万亿元,占比约7.2%。

土地收入从1万亿到6万亿元


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外,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近些年也不断扩大,尤其是2008年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政府性基金收入不断攀升。

根据财政部数据,2008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约1.56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收入约1万亿元,占基金总收入比重约64%。随后几年数据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到2018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约7.54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收入约6.51万亿元,占基金总收入比重约86%。

“地方卖地收入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财力,近些年房价上涨带动土地出让价格攀升,直接驱动卖地收入大幅上涨。”叶青说。

近十年中,2009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幅最高,达108%。当时官方解释是,收入增长主要是土地供应增加、地价总体水平上升以及收入管理加强等因素所致。

1998年中国启动费改税之后,地方收费权力被抑制,越来越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土地财政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巨额资金,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一些弊端。不少专家认为土地财政不可持续。

“未来随着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房地产税推出,土地出让收入制度会有重大变化,规模可能会逐步减小。” 施正文说。

在施正文看来,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70年里财政收支数据变化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这又跟财税体制改革、国家治理理念变革紧密相连。 制图/张逸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在深圳购买28斤重冬瓜带回香港,给3个月大的女儿当避暑玩具

男子在深圳购买28斤重冬瓜带回香港,给3个月大的女儿当避暑玩具

半岛晨报
2025-07-09 19:05:03
父亲去世才几个小时,杨少华儿子做了一件事,着急展现父慈子孝!

父亲去世才几个小时,杨少华儿子做了一件事,着急展现父慈子孝!

叨唠
2025-07-09 23:47:43
特朗普访华谈合作,崔天凯回应统一台湾,中国抛售5577亿美债

特朗普访华谈合作,崔天凯回应统一台湾,中国抛售5577亿美债

流年拾光
2025-07-09 18:35:12
520万,愿加盟快船!全联盟最豪华阵容,哈登离总冠军不远了

520万,愿加盟快船!全联盟最豪华阵容,哈登离总冠军不远了

阿览
2025-07-10 01:11:51
炸!卡戴珊70岁亲妈砸百万整容拉皮返老还童?面容紧致自然大回春惹网友惊呼:从头到脚钞能力!

炸!卡戴珊70岁亲妈砸百万整容拉皮返老还童?面容紧致自然大回春惹网友惊呼:从头到脚钞能力!

英国报姐
2025-07-09 21:41:24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任紀煙
2025-06-10 20:16:18
DeepSeek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滑落AI榜首,用户为何离开

DeepSeek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滑落AI榜首,用户为何离开

我不叫阿哏
2025-07-10 00:21:34
抗美援朝决策内幕,毛泽东彭德怀激烈争论,毛主席拍桌:必须出兵

抗美援朝决策内幕,毛泽东彭德怀激烈争论,毛主席拍桌:必须出兵

内向的故事小生
2025-07-02 11:20:59
席卷全国的“断供潮”袭来!房贷利率都降了,为啥有房人还不买账

席卷全国的“断供潮”袭来!房贷利率都降了,为啥有房人还不买账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07 17:20:39
42岁苍井空老师红色性感裙子亮相,童颜巨乳,少女感满满

42岁苍井空老师红色性感裙子亮相,童颜巨乳,少女感满满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6-25 09:25:05
越描越黑?某颜料公司发澄清说明,不含铅等重金属,被质疑是广告

越描越黑?某颜料公司发澄清说明,不含铅等重金属,被质疑是广告

星河也灿烂
2025-07-09 16:55:10
全红婵退役了?穿短裙、拖鞋和家人一起钓鱼,小肚子凸起确实胖了

全红婵退役了?穿短裙、拖鞋和家人一起钓鱼,小肚子凸起确实胖了

趣文说娱
2025-07-09 14:41:05
她是国家一级女演员,多次给坐轮椅丈夫戴绿帽,如今儿子也是演员

她是国家一级女演员,多次给坐轮椅丈夫戴绿帽,如今儿子也是演员

趣文说娱
2025-07-05 15:51:51
中国“不需要空调”的8座城市:夏季均温不超过25℃,晚上需要盖被子,风景绝美,人均500就能玩好

中国“不需要空调”的8座城市:夏季均温不超过25℃,晚上需要盖被子,风景绝美,人均500就能玩好

背包旅行
2025-07-06 10:36:59
退休金15000吃榴莲被儿子质问“你配吗”,给他断供后他懵了

退休金15000吃榴莲被儿子质问“你配吗”,给他断供后他懵了

磊子讲史
2025-07-02 17:49:16
邹市明:“毁”在娶了一个北大毕业,却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老婆上

邹市明:“毁”在娶了一个北大毕业,却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老婆上

墨印斋
2025-01-25 20:51:06
94岁杨少华离世,生前最后一幕曝光,放心不下的还是儿子杨议

94岁杨少华离世,生前最后一幕曝光,放心不下的还是儿子杨议

寻墨阁
2025-07-09 23:17:12
洗衣机品牌排行榜前十名,2025年最建议买的10款,洁净高效又省心

洗衣机品牌排行榜前十名,2025年最建议买的10款,洁净高效又省心

十大品牌排行榜
2025-07-08 15:21:03
“月薪5000不要吃”的火锅,要上市了

“月薪5000不要吃”的火锅,要上市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09 20:36:28
埃隆・马斯克的政党收到美国各政治势力的合作提议

埃隆・马斯克的政党收到美国各政治势力的合作提议

彼得堡的肥天鹅
2025-07-10 00:46:04
2025-07-10 03:12:49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纽约市长候选人称若当选将逮捕内塔尼亚胡 特朗普发声

头条要闻

纽约市长候选人称若当选将逮捕内塔尼亚胡 特朗普发声

财经要闻

金店业绩分化 为何"一口价"卖得更好了?

体育要闻

东亚杯-姚伟传射+世界波邵子钦头槌 女足2-2韩国

娱乐要闻

周杰伦开抖音号疯涨三百万粉丝

科技要闻

创造历史,英伟达成首个4万亿美元上市公司

汽车要闻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手机
游戏
数码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成交活跃!改善项目霸屏领跑!2025上半年广州热盘榜出炉!

手机要闻

三星Galaxy Z Flip7发布 配备更大的显示屏 价格更低的Z Flip7 FE也随之推出

口碑爆棚!《死亡搁浅2》获得6月PS玩家选择奖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Watch Ultra 2025发布 售价4999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