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的三角公园内,一位彩民正在研究私彩号码。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不能因为私彩已渗透当地人的生活,就降低打击的力度,放任自流,而应该找准线索顺藤摸瓜,切断私彩产业链。
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几张椅子,满墙的往期开奖号码……在海南,这样的私彩赌局已存在十多年,赌客群体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到年过花甲的老人,没有门槛。
近日,新京报对海南私彩赌局进行了揭秘。有从业人士称,庄家在自己操控设置的私彩赌局中十赌九赢,输了也随时可以卷钱跑路,“赌客没有赢面”。
所谓私彩是相对于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公彩而言,它依托公彩的前四位开奖号码,虽然没有作弊的空间,但本质上还是地下非法彩票,不受法律保护。
和公彩不同的是,私彩是私人坐庄,除了中奖结果是依据公彩外,整体运作相当封闭。售彩的代理商可能不知道庄家是谁,这也不像公彩那样,会抽取公益金反哺公益慈善事业,说得直白点就是赌博。且其赔率都是经过精心设定,由于没有法律和行政机关背书,中大奖了庄家也可能跑路,赌客想要以小博大、“单车变摩托”,不切实际的成分居多。
明知没有赢面,却依然重金下注,私彩助长的投机心理,造成的悲剧不在少数。比如报道中提到的王波,“几十万都输完了”、“玩了十多年私彩,全部输给庄家”。考虑到私彩在海南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类似妄想一夜暴富却半生几无收获的彩民,恐怕不在少数。就此而言,打击私彩赌局,刻不容缓。
事实上,多年来,有关方面对于私彩的打击一直存在。比如2015年八部门发文,全面叫停网络售彩,并重点查处非法私彩;海南方面这些年也历经多次集中打击。而此次,在新京报的相关报道刊发后,海口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执法部门立即就此事召开会议,并协调公安等多个执法部门进行调查,表示将形成高压打击状态来对私彩进行治理。
不过由于地下私彩的隐蔽性太高,分工严密,上下线信息单方面透明,导致其治理难度不小。
基于这种现实,当地不妨将“疏堵结合”作为治理切口。
首先,完善公彩机制,对类似竞猜型体育彩票的适当放开,将“彩民”往合法渠道上引流。本质上,这着眼的是“疏”。
这种“疏”的治理策略也有政策支持。去年下发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就提到,“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这的确不意味着博彩合法化的开端,但类似竞猜型体育彩票的适当放开,确实存在探索的可能。
有“疏”也得有“堵”。尽管当地的私彩产业链相当成熟,具备敏锐的反侦查能力,但很多售彩点没有什么遮掩,几乎处在半公开的状态进行买卖,找准线索顺藤摸瓜并不难,不能因为私彩已渗透当地人的生活,就降低打击的力度,放任自流。
运作不透明、庄家随时可能跑路、“赌客没有赢面”私彩赌局,不仅挤压了公彩的公信力和生存空间,对当地民众的生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都是挑战。只有疏堵结合、切断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私彩乱象,同时也为海南探索公彩项目、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岛,清除路径上的障碍。
熊志(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