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未来利率下行将让哪类资产获益?

0
分享至

过去10年,我国的经济增速从10%以上降到6%附近,名义GDP增速从20%以上降至10%以下,但各类利率水平却震荡10年,几乎走平。理论上来说,经济增长是投资回报的重要来源,如果经济增速在回落,是什么支撑利率维持在10年前的水平?往前看,我国利率的下行空间还有多大?而这些问题对于未来的大类资产配置有何指示意义?

10年来,利率为何纹丝未动?

从学术上来说,很多宏观经济学模型(像Slow模型、DSGE模型等)都得出一个结论:当一个经济体达到稳态增长的时候,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速是线性正相关的关系。道理其实很简单,经济增长是投资回报的重要来源,经济增长越快,投资的回报就越高,能够支付的利率水平也会提高;经济增长变慢,投资的回报降低,利率也会下行。

现实中来看,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和利率走势也高度一致。例如根据Holston & Williams(2016)的测算,过去几10年,美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和自然利率的走势几乎完全同步。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美国名义GDP增速和长短端利率走势也保持一致,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名义GDP增速触顶回落,各类利率水平也由上升转向下降。2007年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速再下台阶,10年期国债利率也时隔50多年,再度回到3%以下。

其他很多经济体也大都符合这一规律。我们还考察了发达经济体中的英国、新兴经济体中的韩国,当它们经济高增的时候,利率水平也不断攀升;在经历过上世纪的滞胀后,名义GDP增速不断回落,利率水平也同步大幅下降。

过去10年,我国经济增速从10%以上降到6%附近,而利率却几乎震荡走平。加入WTO以后,我国名义GDP增速从10%附近不断攀升,到2007年最高达到24%。同时利率水平也大幅抬升,10年期国债利率从3%以下上升至4.6%附近,国开债利率在2008年初甚至突破了5.1%,贷款类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从4%以下提高到10%以上。

而从2008年以后,我国名义和实际GDP增速都不断下台阶,利率水平却经历了10年震荡,几乎走平。当前3.2%附近的国债利率和3.7%附近的国开债利率,与十多年前相比仅是略微下降;而10年前贷款类信托产品收益有10%,当前仍有7.4%。

什么支撑了“高”利率?

既然2008年以后我国名义和实际GDP增速都不断下降,能够提供的投资回报率应该也是降低的,是什么类型的投资提供了高回报,支撑了高利率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都是哪些主体在“高价”借钱。

结果发现,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领域是资金最主要的流向。根据我们的测算,截至2018年底,将房地产企业和居民房贷融资都算在内,我国将近190万亿元的社会融资中大约有25%流向了房地产领域。如果考虑到与房地产高度相关的建筑、采矿、金属冶炼、批发零售等行业融资,这一比例估计能达到40%。如果我们用2000多家城投公司的有息负债作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估算,总体规模大概在40万亿元,考虑到已经置换成地方政府债券的13万亿元,总共占社融的比重有将近28%。也就是说,有2/3左右的社融是流向了房地产相关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领域。

理论上来说,如果我们融资的钱用来投资一台机器设备,那么这台机器设备可以使用很多年,每年都能够生产产品、创造收益,来支付资金成本。但是如果我们投向房地产和基建领域却不太一样,并不能持续创造GDP,或者说创造的GDP远不足以支付比较高的资金成本。

例如,我国房子的租金收益率非常低,当前很多城市在3%以下。也就是说,如果将房子看成一台“机器”的话,每年的经济产出只有3%,比市场上的资金成本低很多,从投资的角度讲是很不划算的。这就相当于,我们大量生产一种叫“房地产”的机器,生产这些机器本身能够短期拉动GDP,但制造出的这些机器却不能生产足够多的产品。

类似的道理,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大量投资的基建项目,也不能持续创造足够多的GDP。比如很多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几乎没有现金收益,也是属于不能持续生产足够多产品的“机器”。

既然不能通过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来赚取投资回报,这两大领域是如何支撑高利率的呢?

首先看房地产,房价持续上涨是房地产领域高回报最主要的来源。过去10年,尽管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只上涨不到40%,年化涨幅不到4%,但这一房价数据和大家现实中的感受相去甚远。因为过去10年我国城市的边界也在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增长了一半,很多农村地区变成了城市,房价统计范围的扩大,其实压低了对整体房价的统计结果。事实上过去10年很多城市的房价翻了一倍都不止,即使仅按照一倍计算,年化收益也有7%,如果租金收益率按照3%估算的话,整体也能够支撑10%的利率水平。而房价涨了几倍的,能够承受的资金成本可以更高。

面对如此高的投资回报,居民部门可以通过加杠杆买房获取一部分收益,房地产相关的企业部门同样可以参与其中,享受部分的涨价红利。例如房地产企业通过拿地、建房,再销售给居民,赚取差价利润。所以过去十多年,我国1年期房地产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基本都维持在8%以上,如果能够承受8%的资金成本,说明项目的收益要远比这个高。

其实通俗的来说,这整个故事就像2014~2015年时的股市,当大牛市来临的时候,很多投资者配资加杠杆、承担高成本,涌入股市买股票,但这些投资回报的主要来源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而不是股票的分红收益。股价上涨越快,能够覆盖的配资成本也会越高。所以房地产领域带来的高回报主要不是来源于高“分红”,而是房地产涨价带来的资本利得。

如果再细想一下,无论是投资房子,还是投资股票,资本利得赚的是谁的钱呢?这其实更多是一个零和游戏,前人赚的是后来人的钱。当价格上涨的时候,前面的人低价买入,持有一段时间后再高价卖给后入场者,如此循环往复地赚钱。而一旦价格向基本面回落,最后一个持有资产者就要承担损失,损失的金额就是前人们获得的收益。房地产和股市在很多方面很类似,但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股市的牛熊周期相对较短,而房地产的牛熊周期更长而已。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承担的利率高,则更多是因为身份定位的不清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既承担政府功能,又具有企业属性,究竟是政府还是企业,身份并不清晰。再加上之前提高政绩的冲动,它们对利率也不敏感,融资付出的是“类企业”的成本。

例如同样一笔AAA评级的债务,如果是通过融资平台去借钱,最高时要付出6.4%的利率;而如果置换为地方债融资,成本不到5%。由于历史原因多付的这部分利息,最终其实还是政府承担了。

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领域大量吸收资金,承担高利率,其实抬升了整体经济的利率水平,但高利率对其他部门的融资和发展其实是有压制的。这里首先要清楚一点,我们前面讨论的利率更多是自然利率的概念,也就是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整体投资回报率,而现实中的利率可能高于自然利率,也可能低于自然利率。

根据Holston & Williams(2016)对美国、英国、日本、欧元区的研究,当现实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对经济增长是有抑制的,这时央行应该降息;当现实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对经济增长有促进,这时央行应该加息。所以过去10年我国房地产和基建领域吸收大量资金,支撑的利率水平可能高于经济中其他领域的投资回报率,对其他部门的增长构成一定抑制。

过去赚涨价的快钱,未来赚增长的慢钱

其实日本在上世纪房地产泡沫严重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日本经济增速不断下滑,但利率水平也像中国一样,震荡了十多年。当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崩掉以后,日本的利率水平大幅走低,最终走向了零利率。

过去10年,我国利率水平未降,更多来自资产泡沫的膨胀和地方政府通过隐性负债发“红包”的支撑,但是往前看,如果房价止涨甚至下跌了呢?就像2015年股市下跌后,还有多少投资者会通过各种配资加杠杆涌入股市?当前各线城市房价均处于高位,地产的大周期和小周期均在向下,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也面临回落压力,而近期政策更是收紧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往前看,房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会越来越小,部分城市甚至会出现负收益,还能够支撑利率水平吗?

另一方面,2017年至今,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扩张也受到严格限制。我们前面测算的2000多家城投公司的有息负债规模,去年只增长了不足3万亿元,考虑到存量债务规模就有将近40万亿元,不到3万亿元的增量可能主要用于偿还利息,本金没有多少增长,表明地方隐性负债扩张速度在放缓。未来地方政府举债将主要通过标准债券来实现,所能提供的收益率相比之前的城投债务要降低很多。也就是说,随着2017年地方债务终身问责严监管,依靠地方政府发“红包”、提供高收益的时代也已经结束。

总结来说,过去地产大繁荣,经济金融领域普遍存在刚兑,我们赚的是资产泡沫的钱,赚的是资产涨价的资本利得,赚的是快钱。未来随着房价的止涨甚至回落,以及刚兑的逐步打破,快钱越来越难赚,我们需要赚经济增长带来的稳定收益,赚的是慢钱。而经济增速也在不断下行,利率自然会趋于回落,我们会越来越难找到收益稳定、风险又相对较低的资产,接受更低收益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且越早接受越有利于投资。

去年至今我国主要利率已经下行很多,到当前点位大家开始纠结利率下行的空间。但我们对比当前的利率水平,10年期国开债利率和10年前基本持平,比2016年的低点依然高出60BP,3年期AAA级企业债利率也是类似,其实下行空间依然存在。

至于是否也会达到零利率,一是要看我们稳定地产泡沫的时间长短,二是看汇率和利率之间的选择,幅度可以边走边看,但方向似乎基本确定。往前看,国债、国开债、高等级信用债、以及能够提供稳定收益的类债券大类资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对于权益投资而言也是类似的道理,过去我们赚的很大一部分钱来自货币放水带来的资本利得,快钱居多。但最后发现股指几乎一分未涨,其实也是一个零和游戏,赚钱投资者的收益很大一部分来自亏钱的投资者。但当货币不再大水漫灌,房价止涨甚至回落,赚快钱会越来越难,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赚盈利的钱,也就是赚有经济增长的行业和个股的钱,属于慢钱。其实过去几年,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表现已经远远撇开上证综指,精选有业绩、愿意分红、股息率又相对较高的个股,或许更有意义。与此同时,投资的风格也需要转变,以适应新的赚钱模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艾顿去湖人!Marks:湖人的阵容确实进步了 但我比较担心他的护筐

艾顿去湖人!Marks:湖人的阵容确实进步了 但我比较担心他的护筐

直播吧
2025-07-03 18:41:20
憔悴不堪!病情反转风波后,凯特王妃首露面,罕见谈抗癌心路历程

憔悴不堪!病情反转风波后,凯特王妃首露面,罕见谈抗癌心路历程

小嵩
2025-07-03 08:04:30
2025年下半年或更难熬!这3个信号告诉你:钱真的要省着点花了!

2025年下半年或更难熬!这3个信号告诉你:钱真的要省着点花了!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03 16:16:11
不是上海,洛夫顿官宣,正式签约,加盟豪门球队,目标冲击冠军

不是上海,洛夫顿官宣,正式签约,加盟豪门球队,目标冲击冠军

乐聊球
2025-07-03 12:32:28
杭州这家龙井茶店“社会性死亡”了!信息被曝光,生意也彻底黄了

杭州这家龙井茶店“社会性死亡”了!信息被曝光,生意也彻底黄了

一家说
2025-07-02 09:34:42
高考估分710变成453分,广州4名学霸家长集体维权,结果令人咂舌

高考估分710变成453分,广州4名学霸家长集体维权,结果令人咂舌

风声起伏
2025-07-01 17:43:00
王毅外长见完冯德莱恩,默克尔打破沉默,留给欧盟高层一个忠告

王毅外长见完冯德莱恩,默克尔打破沉默,留给欧盟高层一个忠告

刘庆彬
2025-07-03 11:47:46
熊磊回应九江房子,别痴心妄想了,若可怜许敏就多给她打赏一些

熊磊回应九江房子,别痴心妄想了,若可怜许敏就多给她打赏一些

汉史趣闻
2025-07-03 14:17:36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爱下厨的阿椅
2025-07-02 09:50:53
众星悼念若塔!队友C罗直言“不敢相信+会想你” 詹皇:永不独行

众星悼念若塔!队友C罗直言“不敢相信+会想你” 詹皇:永不独行

我爱英超
2025-07-03 18:23:06
唉...若塔10天前刚刚与女友举行婚礼,两人育有三子

唉...若塔10天前刚刚与女友举行婚礼,两人育有三子

雷速体育
2025-07-03 16:23:29
知情人:南航一机长伤4人后跳楼身亡

知情人:南航一机长伤4人后跳楼身亡

大象新闻
2025-07-02 19:59:03
六年前因批评鸿茅药酒,被跨省追捕的医学硕士,今生命进入倒计时

六年前因批评鸿茅药酒,被跨省追捕的医学硕士,今生命进入倒计时

素衣读史
2024-12-25 11:12:50
本轮降雨中心已定,主要分布如下地区,今天夜间~7月5日天气预报

本轮降雨中心已定,主要分布如下地区,今天夜间~7月5日天气预报

悠闲历史
2025-07-03 15:34:12
五旬男子一年染指百名女性,不是因为他帅,而是他有“独门秘术”

五旬男子一年染指百名女性,不是因为他帅,而是他有“独门秘术”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3-27 13:48:31
72岁“唐僧”开始卖房!和陈丽华33年感情成笑话,百亿财产成空?

72岁“唐僧”开始卖房!和陈丽华33年感情成笑话,百亿财产成空?

小故事娱乐
2025-06-27 14:34:16
百度营销武汉代理商宣布启动清算!称“失去收入来源,公司运营陷入困境”

百度营销武汉代理商宣布启动清算!称“失去收入来源,公司运营陷入困境”

红星资本局
2025-07-02 19:02:02
离任了才敢说真话,美前驻华大使:特朗普低估中国,做错了一件事

离任了才敢说真话,美前驻华大使:特朗普低估中国,做错了一件事

趣知史馆
2025-07-02 17:27:09
湖人极限1换2 史密斯升级成艾顿 佩林卡尽力了!詹姆斯应该满意了

湖人极限1换2 史密斯升级成艾顿 佩林卡尽力了!詹姆斯应该满意了

老王大话体育
2025-07-03 17:27:09
小米YU7纸巾盒为何卖169元?雷军:成本巨高无比!

小米YU7纸巾盒为何卖169元?雷军:成本巨高无比!

泡泡网
2025-07-03 14:48:46
2025-07-03 19:08:49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特斯拉FSD在华难落地催生灰产链:山寨版安装仅需几百

头条要闻

特斯拉FSD在华难落地催生灰产链:山寨版安装仅需几百

财经要闻

百亿债务压顶 风流传奇大佬全面"崩塌"

体育要闻

湖人得到艾顿,而没有了艾顿的开拓者呢?

娱乐要闻

森林北又有绯闻传出?汪峰毫不在意?

科技要闻

再不改饭碗都快没了?百度搜索终于放大招

汽车要闻

比亚迪对旅行车出手!海豹06DM-i旅行版冲全球市场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时尚
艺术
家居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穿越三国!赤壁古战场藏了多少英雄传奇?

教育要闻

关于新教材新课标的九本好书 | 暑假好书共读活动推荐书单

中年女人,无需追赶潮流,把优雅与时髦融进每一套日常搭配中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温润质感 生活如此明亮动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