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十九届四中全会: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

0
分享至

(原标题:十九届四中全会: 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对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公报指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民生当中最薄弱的部分,是我们未来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无论是老有所养还是病有所医,这方面大部分还是社保所覆盖的。目前,我们一方面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社保缴费,另一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大社保的投入和支出。”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

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为此,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针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个方面,提出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董登新表示,我国是一个老龄化比较突出的国家,60岁以上老人有2.5亿。因此,无论是从构筑整个社会安全网,还是从养老服务来说,都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国正在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民生福利制度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过从低保、农村医保到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要做到城乡统筹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位乡村问题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最需要帮助的人在农村。“农村只要有劳动能力就不会太穷,真正贫穷的是那些残疾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且缺乏有劳动能力的人赡养,这些人在农村生活是非常困苦的,需要社会和国家的救助。”

如何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董登新认为,一方面要加大国家投入,另一方面农村也要加大产业发展,用产业来支撑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要持久地解决贫困问题,还是要解决一个‘造血机制’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本质还是要产业振兴,要发展地方特色的产业,同时鼓励资本下乡、人才下乡,来共同振兴乡村。”董登新说。

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其中包括解决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是城乡二元化的背景,城市的教育资源比乡村更有优势,城镇居民的教育权利比农村居民的教育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所以,需要解决村民教育权利与市民平等的问题,要从投入、政策等多方面对农村教育进行支持。

在教育方面,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终身教育的提法,在过去的中央文件中也提到过,这次是在公报中对此进行强调和凸显。”储朝晖说。

他指出,把终身教育与高质量就业放在一起来提,其实是因为高质量就业本身,就包括了就业者与岗位如何更好匹配的问题。尤其是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岗位会被淘汰,很多新的岗位也会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保持不断的学习,才可能应对这样一个新的局面,这是一个现实的需要。

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对民生领域产生更多影响。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大学生的欲望有多可怕?放纵欲望正在毁了当代大学生

女大学生的欲望有多可怕?放纵欲望正在毁了当代大学生

王小乖
2023-11-03 19:11:54
基辛格的最后一月:思考人工智能影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回忆上海公报签订

基辛格的最后一月:思考人工智能影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回忆上海公报签订

澎湃新闻
2023-11-30 11:32:29
朱丹被骗光积蓄案判决书,闺蜜身份曝光,1600万至今未还已成老赖

朱丹被骗光积蓄案判决书,闺蜜身份曝光,1600万至今未还已成老赖

像素的你
2023-11-30 20:42:39
我32岁,老婆因公出差,岳母晚上抱着我,我却很开心。

我32岁,老婆因公出差,岳母晚上抱着我,我却很开心。

苗苗情感说
2023-11-30 12:53:04
情场得意!安东尼前妻宣布怀孕,两人将迎来第二个孩子

情场得意!安东尼前妻宣布怀孕,两人将迎来第二个孩子

直播吧
2023-12-01 02:22:11
哈马斯高官:准备释放所有被扣以军士兵,条件是——

哈马斯高官:准备释放所有被扣以军士兵,条件是——

参考消息
2023-11-30 13:38:07
现在怎么见不到黑社会了?看完网友的分享,过于真实!

现在怎么见不到黑社会了?看完网友的分享,过于真实!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3-11-30 20:17:40
听到一些消息,25条出来了,稳房价悬了,连地价都有可能要降了

听到一些消息,25条出来了,稳房价悬了,连地价都有可能要降了

有事问彭叔
2023-11-28 17:37:39
缅北人魔白应兰:以虐杀年轻男人为乐,却自称是被敏昂莱逼得

缅北人魔白应兰:以虐杀年轻男人为乐,却自称是被敏昂莱逼得

晏京故事
2023-11-28 17:31:32
义乌首富之子娶妻陪嫁12亿!所住第一别墅内景曝光,男方彩礼曝光

义乌首富之子娶妻陪嫁12亿!所住第一别墅内景曝光,男方彩礼曝光

缘木不求娱
2023-11-30 20:38:57
美俄断交完全可能?普京说了“俄罗斯恢复超级大国地位”吗?

美俄断交完全可能?普京说了“俄罗斯恢复超级大国地位”吗?

新民周刊
2023-11-30 11:21:41
梁洛施:出席活动透露自己的感情现状,仨儿子担心母亲一人太孤单

梁洛施:出席活动透露自己的感情现状,仨儿子担心母亲一人太孤单

娱乐团长
2023-11-30 19:04:38
丁俊晖剑指15冠!轰满分147分,5-0赢5个赛点,徐思5-1领先马海龙

丁俊晖剑指15冠!轰满分147分,5-0赢5个赛点,徐思5-1领先马海龙

军备博物馆
2023-12-01 00:45:06
中国篮协正式官宣!女篮名将被重罚,禁赛1场罚款5000

中国篮协正式官宣!女篮名将被重罚,禁赛1场罚款5000

体坛瞎白话
2023-11-30 18:00:01
“史上首位AI女优”来了,她是天衣无缝的数字人吗?

“史上首位AI女优”来了,她是天衣无缝的数字人吗?

娱乐资本论
2023-11-29 14:16:48
每天4只,一男子确诊尿毒症!正大量上市,网友:根本停不下来

每天4只,一男子确诊尿毒症!正大量上市,网友:根本停不下来

鲁中晨报
2023-11-29 19:27:05
安切洛蒂:只有疯狂的人才会想离开皇马;我是穆里尼奥的人迷

安切洛蒂:只有疯狂的人才会想离开皇马;我是穆里尼奥的人迷

懂球帝
2023-11-30 00:21:18
男邻居患肝癌,只吃止疼片维持,三个月后去世,老婆盖起了新房子

男邻居患肝癌,只吃止疼片维持,三个月后去世,老婆盖起了新房子

丫头舫
2023-11-30 17:08:27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调研考察武汉大学!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调研考察武汉大学!

多才多艺青少年教育
2023-12-01 01:31:52
网传一份文件走流程盖N个章,最后连日都是错的,网友吐槽: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

网传一份文件走流程盖N个章,最后连日都是错的,网友吐槽: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

小萝卜丝
2023-11-30 10:46:29
2023-12-01 07:22:44

海南房产

22亿元 海口江东今年最大宗地被拿下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上海割喉杀妻男子辩称不是故意:捅了几刀 很轻的

头条要闻

上海割喉杀妻男子辩称不是故意:捅了几刀 很轻的

财经要闻

一个欠发达县的临时工工资超总税收收入

体育要闻

意媒:尤文对请回孔蒂持怀疑态度,考虑聘请莫塔或帕拉迪诺执教

娱乐要闻

15分钟赚5亿??娱乐圈时薪被刷新…

科技要闻

车市年终"冲刺"调查:有车型直降10万元

汽车要闻

比亚迪宋L将12月15日上市 预售22万-28万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房产
本地

教育要闻

顶尖大学,禁用微信

纠缠这么久,他俩真的要离婚吗?

亲子要闻

朋友去幼儿园上课 托班应到15人 实到1人

房产要闻

35.4亿!北京建工底价摘得昌平沙河0001等地块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