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房企千亿销售额,泡沫知多少

0
分享至

经历了不尽如人意的“金九银十”之后,房企销售数据在各大排行榜单上看,却继续保持不错态势。从三家主流机构检测数据看,25家房企全口径销售数据均超过千亿。

从权益金额榜单看,则只有16家房企销售数据过千亿。克而瑞分析,2019年1~10月,百强房企各梯队权益销售金额门槛与去年同期相比都略有提升。其中,TOP10房企权益金额门槛达到1380.6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达16.4%。TOP20和TOP30房企权益金额门槛分别为856.8亿元和601.2亿元,门槛增幅分别为3.4%和5.7%。

不过,不少房企的销售金额和实际结算金额差距巨大,它们通过多种方式虚高了全口径销售额。那么,全口径销售数据究竟藏了哪些“猫腻”?哪些企业在这里面出现巨大差额?

营业收入与销售差额巨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上市房企在月度公告及财务报告中进行业绩披露的口径均为全口径,即将集团连同合营、联营公司所有项目计入业绩,不考虑是否操盘及实际股权占比。

而权益销售额,是房企按项目持股比例应占的销售金额,不包括母公司以及关联方权益、员工跟投部分。权益销售额能够更客观地体现房企的资金运用和战略把控水平。

克而瑞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上市企业在业绩公告中并不披露项目销售明细,所披露的销售金额、面积均注明未经审核。在数据披露过程中,行业内实则也没有一套规范、统一的审核方式,因此不排除会有部分房企全口径业绩存在注水的可能。

第一财经梳理财务报表时发现,将一部分房企的财务数据和销售数据对应,差距便出现了。

比如,销售权益金额不到全口径金额60%的正荣地产(06158.HK,下称“正荣”)公告显示,2017年及2018年,正荣营业收入分别为200亿元、264亿元,而这两年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01亿元、1080亿元。

一般而言,地产公司的销售金额会在1~2年之内结转成为营业收入。据此推测,正荣应该有大量项目未结转。

截至2019年中期,正荣合约负债(即预收账款)462亿元。对房企而言,预收账款即销售未交付的楼盘,即便加上正荣没有结转的项目,营业收入与销售额之间差距也很大。

同样有较大差异的是泰禾集团(000732.SZ,下称“泰禾”)。根据泰禾公告,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7亿元、243亿元、309亿元。不过,泰禾从未主动公告自己的销售数据。同期,各家排行机构统计泰禾全口径销售数据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400亿元、1007亿元、1303亿元。

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泰禾预收账款545亿元,即便全部进行结转,也无法达到上述机构统计的数据。

显然,很多看起来动辄几百亿、千亿的公司,实际销售并未有如此之规模。

猫腻藏在哪

全口径销售额的“猫腻”藏在哪?

一方面很多公司利用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全口径销售规模。比如一个项目有5个公司合作,那么每个公司都可以把这个项目全部销售的金额确认到自己公司的全口径销售里去,因而让很多公司膨胀。

除了这个方式外,房企还有其他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名义销售。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股权出让的形式,把我们的物业股权转让一部分给自己的基金公司,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确认自己销售收入。不过,股权转让并不涉及网签,等到最后基金公司二次销售的时候,进入网签环节,我们可以再一次确认为销售收入。这相当于一个项目享受确认了两次,进而增加了自己的销售情况。”一家房企知名人士透露。

此外,很多时候每个公司对于销售的确认方式有区别,因而有很大的空间。比如绿地控股(600606.SH)这类国企,一般是网签以后才确认销售数据。而很多民营地产公司为了追求规模,当客户交付定金之后,就确认销售,因而看起来全口径销售规模大了很多。

“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销售系统,机构来对数据很多时候也只会和我们的销售系统对数据,那么确认的方式就有操作空间。很多房子我们还可以卖给员工,最后进行更名,那么还可以二次确认销售。比如,我们有些房子卖了以后遭遇退房,但是退房后我们可以再销售,那么可以再次计算销售。”一家上市公司营销人士告诉记者。

多重差异背后,让整个市场不断膨胀,因而很多房企有了大量空间,来提高自己的销售规模和排名。

而追求销售规模背后,实际上是融资、拿地的利益需求。

对于中小房企而言,缺乏规模优势之后,在资金、土地、销售等领域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大部分地产商本质上需要银行低成本资金,这就需要一定的规模准入,否则进入不了我们的白名单。”一家股份制银行公司融资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看来,大部分银行的白名单客户在TOP30左右,而大部分信托白名单客户在TOP50左右。

除了融资端口外,很多勾地和并购的时候,对方往往也对企业有一定的要求。

“以前我们做一个并购,对方是国企,就要求在中房协的地产百强排名进入一定的规模,不然就不予以合作。”一家TOP15房企高层透露。

正是因为种种利益需求,房企不得不想尽办法,在各类规模数据上“注水”。

克而瑞就认为,基于目前行业项目合作开发日趋常态化,销售操盘口径和权益口径更能反映企业自身的营销、运营及投资能力,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从企业自身运营及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目前政策调控持续、企业规模增长放缓、龙头房企提质控速的行业发展趋势下,房企一味追求全口径销售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规模房企的视线更应该专注于企业自身运营管控及产品力的提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澳总理坚持先访华,并执意索要达尔文港?中方一句话将其打回现实

澳总理坚持先访华,并执意索要达尔文港?中方一句话将其打回现实

古事寻踪记
2025-07-11 08:37:52
俄外长警告美韩日勿滥用同盟关系

俄外长警告美韩日勿滥用同盟关系

界面新闻
2025-07-12 14:28:18
欧洲吹响集结号,乌克兰看到胜利曙光

欧洲吹响集结号,乌克兰看到胜利曙光

近距离
2025-07-11 15:42:49
罗死死拽着杨瀚森!美国现场解说:像攥着下个月的房租

罗死死拽着杨瀚森!美国现场解说:像攥着下个月的房租

直播吧
2025-07-12 15:39:02
队记:杨瀚森一有机会就主动撞对手 把每个对手都惹毛了

队记:杨瀚森一有机会就主动撞对手 把每个对手都惹毛了

直播吧
2025-07-12 13:20:22
2025暑期保护月取消,国产片3连扑,观众集体倒戈,进口片杀疯了

2025暑期保护月取消,国产片3连扑,观众集体倒戈,进口片杀疯了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7-10 15:57:21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顶楼带露台”的房子,才住三个月就想搬家!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顶楼带露台”的房子,才住三个月就想搬家!

装修秀
2025-07-11 10:55:03
29万人逃离湖南,22万人离开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是最后赢家?

29万人逃离湖南,22万人离开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是最后赢家?

阿伧说事
2025-07-12 11:43:29
女单四强出炉!中国人占据3席,产生4个不可思议,陈熠创逆转奇迹

女单四强出炉!中国人占据3席,产生4个不可思议,陈熠创逆转奇迹

侃球熊弟
2025-07-12 11:49:09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发表关于“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发表关于“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07-12 15:58:56
印度航空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公布:坠机前一刻发动机燃料供应被切断

印度航空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公布:坠机前一刻发动机燃料供应被切断

界面新闻
2025-07-12 07:38:02
湖南汨罗一少年在游泳馆内触电身亡,相关部门:正进行善后

湖南汨罗一少年在游泳馆内触电身亡,相关部门:正进行善后

澎湃新闻
2025-07-12 14:42:34
杨少华去世后,再看四个儿子的处境,侯耀华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杨少华去世后,再看四个儿子的处境,侯耀华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聚合大娱
2025-07-11 16:52:51
男子赶到机场懵了!飞机提前近5小时起飞?平台:对受影响旅客给予相应补偿

男子赶到机场懵了!飞机提前近5小时起飞?平台:对受影响旅客给予相应补偿

潇湘晨报
2025-07-12 10:37:02
曝一青训队翻译被日籍主帅职场霸凌后猝死 俱乐部帮助凶手返日本

曝一青训队翻译被日籍主帅职场霸凌后猝死 俱乐部帮助凶手返日本

风过乡
2025-07-12 14:48:19
内部画面曝光!电诈园区墙上满是“救救我,想回家”

内部画面曝光!电诈园区墙上满是“救救我,想回家”

大象新闻
2025-07-12 08:46:02
中美外长在吉隆坡举行会晤:同意加强沟通对话,探索扩大合作领域

中美外长在吉隆坡举行会晤:同意加强沟通对话,探索扩大合作领域

环球网资讯
2025-07-12 06:55:28
美报告:应减少在中国“家门口”的军事存在

美报告:应减少在中国“家门口”的军事存在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7-12 09:27:33
难度有点大,曝阿隆索强硬要求皇马砸1亿欧元签下利物浦球星

难度有点大,曝阿隆索强硬要求皇马砸1亿欧元签下利物浦球星

星耀国际足坛
2025-07-12 14:08:55
名为认祖归宗,实为狼子野心?蒙古恢复传统蒙古文是何精心算计?

名为认祖归宗,实为狼子野心?蒙古恢复传统蒙古文是何精心算计?

静夜史君
2025-07-11 14:45:03
2025-07-12 16:32:49

海南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王毅谈中美外长在吉隆坡会晤 用了四个词

头条要闻

王毅谈中美外长在吉隆坡会晤 用了四个词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夏联-开拓者大胜勇士 杨瀚森首秀10+4+5+3帽

娱乐要闻

王晶曝张国荣自杀原因 抑郁症只是其一

科技要闻

Kimi深夜整活,开源了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亲子
时尚
房产

数码要闻

倍思推出 100W 自带线移动电源,199 元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围棋大师走进龙华幼儿园 助力幼苗启智

买包的尽头是帆布包?她花几十块拿下女明星同款

房产要闻

8大新盘曝光!2025下半场,广州主城开卷厮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