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高层会议首提"增加公共消费" 释放哪些重大信号

0
分享至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通过消费扩大内需,除了促进居民消费,还有一个选项,就是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指出,要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而“公共消费”一词,在近几年的高层会议中也是首次被提出。

公共消费亦称“社会消费”,是指政府直接进行购买且消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支出,比如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国防、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和各种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物质消耗。

公共消费既是国民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对居民消费起到带动和激发作用。问题是,公共消费主要依靠的是财政收入,但在当前地方财力紧张的背景之下,应该如何“合理增加”?

带动居民消费恢复活力

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2019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7.8%,已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但疫情发生以来,消费受到巨大冲击。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出行类商品零售额下滑明显,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同比分别下降37%和26.2%;餐饮收入大幅下降43.1%;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下降近50%。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提高消费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扩大公共消费。公共消费既是国民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能带动居民私人消费。因此,扩大公共消费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提升消费率,从而具有化解宏观经济运行中矛盾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双重功能,有利于扩大内需。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消费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2018年占消费比重达27.5%,金额达15.2万亿元,占GDP产值的16%左右。公共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预计能够直接和间接拉动经济0.2个百分点以上。

刘哲表示,当前提出增加公共消费,是应对突发性疫情冲击、促就业、保民生、扩消费的重要举措。相对于居民消费,公共消费具有公益性、保障性和福利性的特点,用于提升社会的卫生保健、生态保护、基础科研等方面的水平。

“公共消费的提升能够对居民消费起到带动和激发作用,在发生疫情、地震、战争等供给冲击时,公共消费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应对冲突的外部冲击,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居民消费尽快恢复活力。”刘哲说。

公共消费增长可渐次展开

公共消费的资金来源是社会基金,即财政收入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非盈利机构。疫情之下,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1.4%,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低点。财政收入大幅下滑,但支出压力不减反增,基层财政十分困难。

刘哲表示,在当前地方财力紧张的背景下,应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突破3%的财政赤字率限制,如果调高特殊时期的财政赤字率到4.5%,以解财政收入不足和支出增加的燃眉之急,预计将增加财政空间1.5万亿元左右。第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压缩不必要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严格审批三公经费,抓住短期的主要矛盾,增加公共消费支出,尤其是保民生、保就业、稳社保、健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

上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国公共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在25%~28%之间,就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而言,比重偏低。

盘和林表示,公共消费的比重应当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制度基础之上,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公共消费比重的提高是必然趋势。“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遭遇疫情打击,用以财政收入为支撑的公共消费来刺激经济,对于那些具有财政压力的地区而言是具有很大困难的,因此公共消费的增长还是应该量力而行,渐次展开。”

郭晓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扩大公共消费,不仅仅是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扩大公共消费规模来推进基本消费的平等化,至少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比如通过调整公共投资与公共消费、生产性投资与消费性投资的比例关系以及公共消费结构,既有利于提高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又能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进而转换增长方式,促进科学发展。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3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歼20决定未来空战:130架歼20携无人机,对抗美国600架隐身战机

歼20决定未来空战:130架歼20携无人机,对抗美国600架隐身战机

军事先锋君
2023-03-20 19:06:09
大年三十,我挺着孕肚去婆家过年,婆婆一耳光打散了4口之家

大年三十,我挺着孕肚去婆家过年,婆婆一耳光打散了4口之家

离笙奇谈
2023-03-20 08:55:33
偷渡去缅甸的四名学生已经找到,当地警方已移交中国!

偷渡去缅甸的四名学生已经找到,当地警方已移交中国!

八戒不多情
2023-03-20 17:13:40
台湾“九蛙出水”是回归天意 还是坐实外号?冲上大陆热搜引热议

台湾“九蛙出水”是回归天意 还是坐实外号?冲上大陆热搜引热议

全球吃瓜局
2023-03-20 11:15:46
两国领导人单独会谈也配有翻译,就不怕泄密吗?萨沙问答第184集

两国领导人单独会谈也配有翻译,就不怕泄密吗?萨沙问答第184集

萨沙
2023-03-13 23:21:55
姆巴佩:足坛现役有资格称为“技术流”的球员,仅此6人

姆巴佩:足坛现役有资格称为“技术流”的球员,仅此6人

益智小趣谈
2023-03-19 22:51:07
未来44天,决定了世界的命运

未来44天,决定了世界的命运

圆方你怎么看啊
2023-02-24 10:45:03
梅西打电话给父亲 用自己钱 为阿足协几个未领到薪水的员工支付工资

梅西打电话给父亲 用自己钱 为阿足协几个未领到薪水的员工支付工资

扒圈818
2023-03-19 22:35:03
好消息!八类事业编人员摇身一变成为公务员,铁饭碗升级为金饭碗

好消息!八类事业编人员摇身一变成为公务员,铁饭碗升级为金饭碗

月月妈妈育儿记
2023-03-20 14:02:39
和女同事比试谁厉害,5分钟后女同事选择报警,男子构成强奸?

和女同事比试谁厉害,5分钟后女同事选择报警,男子构成强奸?

小博士说科普
2023-03-20 10:49:38
超模真空上阵一丝不挂,奥斯卡派对走秀,别拿擦边当艺术

超模真空上阵一丝不挂,奥斯卡派对走秀,别拿擦边当艺术

于默默爱娱乐
2023-03-19 16:00:47
日媒:中日小学生不同之处很多,日本小学这些场景会让中国家长吃惊

日媒:中日小学生不同之处很多,日本小学这些场景会让中国家长吃惊

环球网资讯
2023-03-20 06:51:30
出售!曼城球员交换!清洗5000万病号,挖英超第2后腰,瓜帅满意

出售!曼城球员交换!清洗5000万病号,挖英超第2后腰,瓜帅满意

球文速递
2023-03-20 17:13:57
无敌修长美腿控,长发飘逸,黑色皮质女王装

无敌修长美腿控,长发飘逸,黑色皮质女王装

球球的时尚屋呀
2023-03-20 19:05:02
一个人不爱你了,为什么不要过分的纠缠。

一个人不爱你了,为什么不要过分的纠缠。

情感大头说说
2023-03-19 08:35:02
这身材!由美·努(Yumi Nu)日荷混血大码模特

这身材!由美·努(Yumi Nu)日荷混血大码模特

晓米娱乐星闻hui
2023-03-18 22:13:18
台退役中将高安国提议“和统”思路:两岸共同成立“大中华国”

台退役中将高安国提议“和统”思路:两岸共同成立“大中华国”

星球军事
2023-03-19 16:43:45
全球现役量产最强运输机!运-20B服役:四台粗短发动机暴力推进

全球现役量产最强运输机!运-20B服役:四台粗短发动机暴力推进

亮亮刊娱
2023-03-20 15:34:19
印媒:拿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入境加拿大,数百印度留学生面临被驱逐

印媒:拿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入境加拿大,数百印度留学生面临被驱逐

环球网资讯
2023-03-20 07:01:26
两个广西鬼火少年撞到小车,一人死亡一人昏迷不醒,拿生命在玩

两个广西鬼火少年撞到小车,一人死亡一人昏迷不醒,拿生命在玩

专注解说堂
2023-03-20 15:26:26
2023-03-20 19:44:49

海南房产

最近,地产行业多了很多新岗位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前中超球员:知道队友参与赌球 但看出来了又能怎么样

头条要闻

前中超球员:知道队友参与赌球 但看出来了又能怎么样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巴萨三杀皇马,西甲冠军的悬念结束了?

娱乐要闻

恭喜!"我的女孩"李多海官宣5月办婚礼

科技要闻

东航MU5735飞行事故调查进展公布

汽车要闻

首搭全新1.5T发动机 大众T-ROC探歌今晚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一周艺术人物|王锡良辞世,耿建翌“他是谁”展出

教育要闻

速看!在安徽免学费还带编的公费师范生都招些什么专业

房产要闻

83平做一居!朝阳四环新房项目拿预售证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公开课

得尿毒症的人增多?医生:5个习惯别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