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海南房产 > 正文

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谁是背后推手?

0
分享至


北京3.4亿元,广州1.47亿元……近日,多地通报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的严查结果,揭开了相关问题的一角,引发公众关注。

一方面是中央三令五申禁止、隔三差五严查,另一方面是银行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从严。如此严厉的监管下,这一问题为何屡禁不止?信贷资金到底钻了哪些空子流入楼市?谁是背后推手?“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

仍有中介顶风作案 揭违规操作种种套路

头一天全款买房,第二天设立企业,持有房产满六个月就申请房产抵押经营贷……

经过一番“神奇”操作,钟某成功从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申请到了226万元的贷款,并受托支付至第三方张某在农业银行的个人账户。当日,张某向刘某等16人合计支付资金217万元,其中支付至刘某178.77万元。经核实,这笔资金为此前代钟某购买某住宅楼支付的尾款。

在这起违规套取经营贷购房的典型案例中,房地产经纪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购房、成立企业、贷款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记者调查发现,严查之下仍有中介顶风作案,违规操作的“热情”不减。一些中介赤裸裸地宣称:“我们可以教你怎么操作来规避检查”“只要提现就很难查到”……

近期,记者多次接到中介的电话,询问是否需要经营贷、消费贷:“要买房的话,可以帮您操作一下。”当记者表示最近正在严查,担心会被发现,该中介人员表示,“银行只是抽查,不一定会查到,我们也会教您怎么操作来避开监管。”

这些所谓操作具体包括哪些手段和套路?

——“有新购房记录,而且刚刚做了经营性贷款,这类人会被抽查,可以由两个人分头办理购房按揭和经营贷。”

——“300万元以上贷款放到第三方对公账户,300万元以下贷款可打到除自己和直系亲属以外第三方个人账户,但只要提现,就可以规避监管。”

——“过去买壳公司的做法很容易被查出。新注册或新过户的公司去办理经营贷的会被重点抽查,建议先注册一个公司养着。”

银行管理:“心有余力不足”还是“睁只眼闭只眼”?

钱是从银行放出来的,贷款是要经过银行审核的,银行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记者调查发现,贷后资金流向的监管,一直是银行信贷管控难点和薄弱环节。

“现在信贷投放竞争激烈,能找到安全可靠的投放标的并不容易,有房产抵押的就算是优质客户。另外也怕客户觉得烦,只要从贷款流程上来说是符合要求的,一般不会大费周章地去查资金流向,通常会睁只眼闭只眼。”一家城商行个贷经理表示。

“没有指定用途的消费贷款可以直接取现,经营贷一般会打入客户提供的第三方账户,但第三方怎么使用资金,我们是无权要求查看的,尤其是跨行或提现后,更难以追踪。”北京地区某银行人士表示。

“从现场调查和银行自查情况看,暴露出银行机构授信调查未充分了解客户财务状况、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等问题,反映了银行机构在信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上还存在不足。”广东银保监局有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一些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辖区内的数据监测系统,定期向银行机构推送跨行资金流动的可疑线索。不过,“资金一旦流出辖区,就很难查到。尤其是提现后,资金流向也就被截断了。”某东部地区地方监管人员表示。

政策“打补丁”围追堵截,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深思?

围堵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多地正在出台政策。

“监管部门下发了抵押物过户时间与经营贷申请时间间隔不足8个月的清单,要求各银行进行自我穿透核查,若涉及信贷资金转至其他银行,可将名单上报给监管部门,申请其他银行协助调取相关账户流水,查明是否有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深圳地区一名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监管的要求下,一些银行也在跟进“打补丁”。

“公司成立要满一年,客户持股也要满一年,才能申请经营贷。放款后,我们会实时监控客户6个月是否新增房产。”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个贷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刘上海说。

不仅是经营贷申请门槛提高,房贷合规性的检查也在趋严。广东一房地产中介经理黄先生介绍,银行抽查到其经手的购房客户,让客户说明购房首付款来源。该客户刚毕业,23岁。“其购房款是父母给的,我们针对这一情况也出具了相关证明函和保证函。”

专家表示,去年以来个别地区房价上涨,离不开大量资金的助推,此轮严查是针对已发现的违法违规“套路”,从贷前资格审查、贷后资金监管等多方面“打补丁”,围堵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路径。

此轮严查具体效果如何,关键看政策的执行力度。

记者调查发现,在个别热点城市,仅一家银行网点就自查发现8笔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仅东部省份的一个地级市,2020年就查出超亿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到底有多少信贷资金违规进了楼市?一些金融机构自查后上报的数据是否经过“人工压缩”?有关部门在严查过程中是否顾虑重重?怎样把监管部门的三令五申和隔三差五的严查转化为制度?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违规现象需全链条整治

记者调查发现,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是多主体共同推动的,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经营贷套利链条,仅靠单个环节的“堵”很难根治。

“首先要加大对不法中介的打击力度。另外,银行不能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要严格遵守监管规定,提高信贷管理能力。监管也要加紧补齐资金监测数据共享等短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贷款资金用途、流向的监控确实存在难度,但银行机构也要切实强化合规经营意识,提高贷后管理能力。”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应借助监管科技手段,构建覆盖全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向监控系统,提升贷款用途监控的能力和效率。

有业内人士表示,遏制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最根本的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资本都是逐利的,防范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根本上还是要稳房价稳预期。市场趋于平稳,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现象就会减少。”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新华时评

银行管理“装睡”

信贷违规“暴走”

北京3.4亿元、广州1.47亿元……多地近日通报了经营贷、消费贷等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的排查结果。监管三令五申、罚单不断,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的痼疾仍难以根治。这其中固然有多个主体、多重因素的推动,但作为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银行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是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从监管部门披露的案例看,银行信贷管理的“屏障”漏洞重重,甚至有个别银行工作人员故意“放水”。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银行存在“重放贷、轻管理”现象,对贷款资金流向监测存有惰性心理,同时又怕得罪客户,默许、纵容挪用贷款的行为。当然银行也有自己的盘算:完成了给小微企业的放贷任务,同时赚得了利息收入;万一出现风险,手里还有抵押的房产可以变现。所以只要表面上流程合规,便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信贷资金违规进楼市的危害极大,这个问题必须严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些地方就查出上亿元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这说明只要想查,问题都是可以查出来的,就看想不想查、敢不敢查。

目前,很多银行正针对已发现的违规套路对信贷管理政策打补丁,下一步更应该增强主动性,不能总是在监管要求或者媒体曝光的压力下才被动采取措施。银行要充分认识贷后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贷款用途监测的本领,充分掌握客户真实财务状况、及时跟踪企业经营情况、增加资金流向监测手段等,练就一双“慧眼”,提高对违规现象的敏锐度、识别力。

别让“银行管得松”成为非法中介敢于顶风作案的底气,要让“银行查得严”成为非法中介不敢动的警示牌。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李延霞)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居民储蓄出现“断崖式”下降,银行要紧张了?老百姓钱都去哪了?

居民储蓄出现“断崖式”下降,银行要紧张了?老百姓钱都去哪了?

人物娱记
2023-11-29 19:05:03
今天,无数网友被一位小男孩整破防了

今天,无数网友被一位小男孩整破防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3-11-17 11:55:47
(经济)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上修至5.2%

(经济)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上修至5.2%

新华社
2023-11-30 00:13:10
今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所有的蔬菜价格成了白菜价?

今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所有的蔬菜价格成了白菜价?

田园闲话
2023-11-29 12:44:00
广州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张建华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张建华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3-11-29 15:40:33
大伯是正厅级,每次回老家都拿10块一盒的烟招呼村里人,后来懂了

大伯是正厅级,每次回老家都拿10块一盒的烟招呼村里人,后来懂了

微仔看手机
2023-11-30 01:13:06
离开国乒,安置单位曝光,许昕级别年薪如何?最大愿望曝光

离开国乒,安置单位曝光,许昕级别年薪如何?最大愿望曝光

东球弟
2023-11-29 16:22:09
认罚300多亿元后,前“华人首富”目前被禁止离开美国!

认罚300多亿元后,前“华人首富”目前被禁止离开美国!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9 00:15:15
韩媒称尹锡悦将从下周开始大规模改组内阁

韩媒称尹锡悦将从下周开始大规模改组内阁

第一财经资讯
2023-11-29 11:15:13
戴笠情妇卧底大陆:嫁农民隐藏身份,育有8名子女

戴笠情妇卧底大陆:嫁农民隐藏身份,育有8名子女

米米大肉
2023-11-15 14:31:40
视频 | 惊险时刻!上海地铁站内一男子乘坐自动扶梯摔倒,他们飞奔冲去……

视频 | 惊险时刻!上海地铁站内一男子乘坐自动扶梯摔倒,他们飞奔冲去……

新民晚报
2023-11-29 15:35:15
为了教育公平,广州真的豁出去了

为了教育公平,广州真的豁出去了

广州PLUS
2023-11-29 17:54:59
意难平?杨幂被抓拍到多次偷看魏大勋,两人意外同框画面曝光!

意难平?杨幂被抓拍到多次偷看魏大勋,两人意外同框画面曝光!

龙猫爱娱乐
2023-11-29 11:03:46
七十年代,主席和江青合影,江青在他后面默默看着他衰老的身体

七十年代,主席和江青合影,江青在他后面默默看着他衰老的身体

历史控
2023-11-29 23:20:01
李安在金马奖后台恭喜吴慷仁获影帝,表示:宁愿犯错不要boring

李安在金马奖后台恭喜吴慷仁获影帝,表示:宁愿犯错不要boring

娱乐寡姐
2023-11-27 14:09:41
第三届中央领导及去向一览表!

第三届中央领导及去向一览表!

大山楂丸
2023-11-24 09:09:56
跟邻居搭伙过日子,他的退休金随我花,仅过半年,我就吵着要离开

跟邻居搭伙过日子,他的退休金随我花,仅过半年,我就吵着要离开

蝉吟槐蕊
2023-11-28 23:17:10
年近60岁大叔发明“新型立交桥”,交通效率提升10倍,获国家专利

年近60岁大叔发明“新型立交桥”,交通效率提升10倍,获国家专利

创作者_IZOU
2023-11-29 18:40:09
部队首长调动迷彩服怒砸“金伯帆”秦军长:警察回去!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部队首长调动迷彩服怒砸“金伯帆”秦军长:警察回去!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野史留根
2023-11-17 16:32:38
绝了!泰山队2外援合同未到期,离队当逃兵,亚冠若出局将成罪人

绝了!泰山队2外援合同未到期,离队当逃兵,亚冠若出局将成罪人

小火箭爱体育
2023-11-29 15:24:43
2023-11-30 06:22:44

海南房产

海口楼市容积率超9的项目出现了!

编辑推荐
本月新盘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价格

头条要闻

顾客吐槽588元一小时的温泉像臭水沟 商家:定期消毒

头条要闻

顾客吐槽588元一小时的温泉像臭水沟 商家:定期消毒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体育要闻

追回一球!比塞克头球摆渡,阿瑙托维奇破门

娱乐要闻

潘玮柏晒婚礼照!宣云穿50万婚纱出嫁

科技要闻

拼多多美股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从捏牛子到捏电动牛子,“王国之泪”的玩法还在不断进化"/>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从捏牛子到捏电动牛子,“王国之泪”的玩法还在不断进化 ...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手机要闻

Redmi K70 Pro发布:2K中国屏+三代骁龙8 售价3299元起

公开课

35岁男子晚上腰痛,隔天猝死,医生:耽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